“說實話我現在沒怎么想賺錢的事,想的是怎么讓用戶用得更爽。因為距離Dropbox我們還是有差距的。”在三里屯SOHO,顧志誠說這話的時候,酷盤已經有近1000萬注冊用戶了。至于裝機量,他估計已經早就超過一億了。他們本來是準備去馬爾代夫開年會的,但是因為2011年注冊量相比預期目標差了十多萬,行程取消了。
酷盤,一種云端存儲服務,用于文件管理和備份。這是26歲的顧志誠在2010年開始做的一個新事業。在這之前,他做了暴風影音——2006年被收購,那個時候他才只有21歲。
已經有諸多巨頭試水云存儲服務,騰訊、360、金山、新浪等都在覬覦這個領域。在這其中,顧志誠差不多是最年輕的創始人了。
借Dropbox東風
顧志誠是從2010年8月份開始做酷盤的。
2010年,從暴風影音出來的顧志誠閑了一陣子,常常和做ZCOM電子雜志的黃明明一起“碰碰想法,聊聊方向”,兩個人都想做點新東西。
“我們都挺苦逼的,都做過播放器,做過下載,覺得以客戶端廣告為盈利模式的產品前景實在是不明朗。而且用戶的切換成本很低,哪個好使用戶就用哪個。”顧志誠說。因此,他們都想做一個與用戶增值相關的東西,做那種“向用戶收費或者服務更加干凈純粹一點的東西”。
當時正趕上Dropbox被屏蔽,顧志誠跟黃明明都是深度用戶,兩個人于是合計做一個Dropbox的國內版。當時,Dropbox在國外還不算熱門應用。
他們分析了自己的擅長:首先做這個需要大規模存儲,因為做過迅雷,顧志誠又在騰訊和華為有一幫好朋友,這個沒問題。另一個是傳輸,迅雷和網際快車都是下載,這方面也沒問題。最后一個技術是目錄同步,國內沒有一家公司做過,他們也不算落后。
8月份項目上馬,11月份出了第一個版本,公司本來準備12月份開發布會,但是顧志誠覺得東西拿不出手。
“當時太低估這個東西的難度了。其實它的內部功能很多,除了傳輸存儲外,還包括同步邏輯等等非常多的細節,作為Dropbox的一個老用戶,我們覺得酷盤根本就沒法用。”顧志誠說。準備開發布會的酒店都訂好了,他們又取消了,只是很低調地把版本放論壇里,沒做什么宣傳。
讓顧志誠始料不及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版本,一幫Dropbox的老用戶居然“很給面子”,兩三個月,酷盤就獲得了30萬注冊用戶,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了。這個時候,Dropbox在國外開始爆發,在美國一下子進入了前四名,緊跟在Facebook和Twitter之后。國內的創業者開始蠢蠢欲動,每個月,顧志誠都會看到市場上冒出一個競爭對手。
顧志誠和另外兩位合伙人——黃明明和李剛,帶領團隊又埋頭苦干了三個月。之后全公司跑到霧靈山,包下了政協度假村,2011年四五月份,又研發出了一個版本。在這期間,Dropbox的競爭對手——Sugarsync的天使投資人、紅杉中國的負責人都到過酷盤,跟顧志誠交流,讓他受到很多啟發。
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反響非常棒,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酷盤坐擁五六百萬用戶。
暴風歲月
“如果不是我們小區安裝了10兆寬帶,我現在應該沒干IT。”顧志誠開玩笑說。2000年的時候,他所在的上海市金山區成為“光纖到樓”試點城市,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接入10兆寬帶。
“我在學校學的東西不多,在網上混的時間比較多。”顧志誠說,當時他只有15歲,也許網絡讓他學到的東西更多。163、碧海銀沙聊天室、上海的電腦之家,顧志誠都上過。除此之外,他還玩紅警、魔獸、玩具兵大戰,得過區里紅警比賽第三名。
雖說寬帶速度夠快,但當時沒什么東西可下,網絡上就是新聞、搜索、下載和游戲網站。2000年,顧志誠拿國外開源代碼做了個名為“狗狗靜電”的聊天社區,一年的時間,一天的訪問量達到20萬,成為當時比較知名的論壇。
因為狗狗靜電,顧志誠跟那個時代做程序的一幫人都挺熟悉。之后合作做播放器的周勝軍,就是在那里認識的。一些做研發程序的人,后來都跟著顧志誠去迅雷了,幾個知名網站的研發人員跟他共事過一陣子。
這個社區讓顧志誠收獲頗豐,狗狗靜電加入了谷歌和其他一些廣告聯盟,高三畢業那年的暑假,顧志誠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巨款”——美國寄來一張兩三萬美金的支票。
“我自己覺得像假的,父母也不太信,后來通過郵局把錢取來了,我爸爸很驚訝,因為這些錢已經是他一年的工資了,從此他也相信我做的一些事了。”這個時候,顧志誠只有18歲。
2004年左右,網絡流行下載電影,當時有幾個播放軟件,但支持的格式有限,很多文件都放不了。有個老外做了一個播放器,但是只能播標準電影,外掛一個解碼包就能多播一種視頻,顧志誠他們就把那些解碼包搜集起來,全部掛進去。做完之后他們扔在論壇上,沒想到需求量很大,轉眼間下載量達到了千萬級別。
他們覺得這個事情可以做一做,于是三個人分工,周勝軍和他自己帶的徒弟負責開發,顧志誠負責產品和推廣。推廣的主要工作也很簡單,就是將新發布的安裝包更新到主流的幾大下載網站,同時一些電影光盤的制作者也會跟著更新。
“有幾個渠道走得不錯,一個是光碟,我們跟渠道談好,在光碟裝了我們的播放器;一個是網站下載;還有傳統媒體渠道,第一版一下子就火起來了。”究竟多少下載量,顧志誠沒有做過統計,但是從各大下載網站量粗略來看,當時已經過億了。當時光盤里的播放器名字很簡陋,就叫“播放器.exe”。
2004年,他們開始有一點零星的廣告收入,一個月四五千塊錢。第一個大單來自網易,一個月給他們1.6萬。網易由北京分部付款,速度很慢,付了半天沒付出來,遠在東北的周勝軍比較著急,他沒錢了,電腦也壞了,只能天天去網吧發版。
“你都難以想像,一個幾千萬用戶的播放器,居然是在網吧發版。”顧志誠說,周勝軍想自己去北京取現金,但連火車票都買不起了,顧志誠給他匯了點錢,周去北京拿到了錢,拿到錢后周非常高興,立刻打了個電話給他。顧志誠到現在都記得那個電話。
“那個時候感覺很好,真的是在艱苦奮斗,那是我做暴風最開心的一陣子。”
顧志誠說,讀大一的他買了一輛車,理由是方便。因為當時他不怎么在學校,過了十一點就不讓學生進了。“但你開車可以進,門衛還會給你敬禮。”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消息,在線招聘網站Monster CEO薩爾伊安努茲(Sal Iannuzzi)周四對其投資者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所有戰略替代選擇。受此消息影響,Monster股價周四上漲愈17%。 我們的股東值得更好回報,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酷盤顧志誠:鄒勝龍和馮鑫教我的那些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303/3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