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商機已經講了,興奮點也有了,興趣也有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像王老師講的,我們后面面臨的問題大了,我跑了100個鄉鎮,幾十個縣城,困難在哪兒?我相信大家誰都知道,在路上,既然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叫在路上,第一個困擾我們的問題是資本,畢竟我們還是小企業,資金是大問題。想做到宏偉的目標,全國4萬個鄉鎮,3628個縣城,市場商機無限,市場很大,我要多少錢、多少人力去完成?所以一是資金問題。
二是人才問題。像我們這么小的企業引不到金鳳凰。因為現在做我們這個行業,開口就是1萬、2萬、3萬的底薪?我養得起嗎?我的目標是300個人,我拿什么養?這是人才問題。所以我們今年考慮到源于王老師當年做過的這個活動的創意,在我們公司一直引用這個創意,什么時候、什么人,隨時隨地都在創新,我們都在路上。所以我們就用創業兩個字吸引人。我們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廣告和市場開拓上,但不是花在人力上。原來我們每個業務員每個月最低是8000塊錢的費用,我現在一分錢不花,現在的創收反而比原來高多了。我很感動,感動我身邊支持我的皇朝家族的所有的客戶群。
人才的問題解決不了,我們自己培養。原來我們的業務員總是跳槽,我無奈,我挽留不了他。他現在也不跳槽了,而是愿意跟我干下去。因為他有非常好的未來,把這個縣城開發完了,就成為這個地區的總代理。現在問題是資金怎么解決。這是很多創業者都面臨的問題。
第三,政策上可以抓到商機,但政策也會葬送很多商機。我中午吃飯的時候遇到賀建武,他是做煙花的,我們是處在同一個行業,因為國家把我們定位為危險品。我們的物流、倉儲、生產、制造等等,畢竟我們還是中小企業,還做不到行業的前列,拿到這些證書,幫我們投資一個工廠,就要將近1000萬,這是非常大的資本,我還要拿錢做營銷或者廣告的話,就覺得很吃力。當然,在這個論壇上我呼吁國家放開政策不現實,只是說怎么克服困難。
這是我們面臨的三個問題,一是政策,二是資金,三是人才。謝謝!
樓仲平:不可以選擇,二是不能繼續選擇。我覺得在創業初期的時候,加起來我干了30個行業。從我十四五歲到三十歲的時間,實際是創業。初期是被迫的,看到人家在菜市場擺攤,我就去菜市場擺攤。在這個過程當中,一路走下去,我認為創業初期的時候選擇太多不是好事情。因為商機無限,你會越選越慌。我在92年選擇做吸管之后,我就覺得一定要專注。但在專注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地選擇。我這種選擇就是你在選擇一條路的過程中,技術、管理、提升等方面一定要不斷選擇。我們在94年開始生產,92年開始經營,95年的時候就選擇品牌。我就覺得大家做商品肯定不行,我們95年的時候第一家注冊了商標。96年的時候我們要進入超市,我們要選擇更好的地方,不能局限在義烏市場,后來就開始選擇做標準。95年的時候,我看到了電腦,我覺得這個東西很喜歡。雖然沒有文化,但這個東西花花綠綠,我就可以選擇,馬上買了一臺電腦。到了97年的時候,有了網絡,我們最快時間就選擇新的思路,然后采用新的東西作為營銷手段。這樣一路走過來,逐漸地讓我們始終處于這個行業的領先地位。所以我認為選擇非常重要,選擇之后的堅持更重要。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毅力。這個時候商機是行業內,還是行業外,我覺得要符合自己的實際。對于中小創業者來講,可能有的時候想法少好于想法多。
王利芬:我們這個環節在說困難,好像您沒什么困難。
樓仲平:困難也有。因為你在選擇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克服瓶頸。因為新的東西,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你不是追求的,你永遠是開拓的。這種時候,我覺得所有的困難都要你克服。所謂的創新,對你來講肯定是沒有作用的。所謂的商機,也是你走在行業或者同行的前面。所有的困難,我們都是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地逐漸克服。
王利芬:從小到大的不斷上升的過程里面,覺得比較麻煩的困難是什么?
樓仲平: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我自己在創業過程中也有很多的余地或者是左右搖擺,包括我對這個產品是不是選擇這個方向。因為我做了三五年之后,我就覺得這個產品太難做了,太小了。因為這個產品只適合家庭作坊生產,不容易做出規模,尤其是容易做品牌。尤其像我們這樣的產品去做品牌的時候,你到餐館里拿一個吸管,肯定不會說我要用雙童的吸管,肯定是店家給你什么你做什么。我們第一次做標準的時候,義烏還許多先例。所有這些都需要創新。
王利芬:廖總。
廖斌:參與者越到后來越有很多。如果說中間工資發不出來,去借錢發工資,這些都是故事。每個相對成功的公司后面都有很多類似的故事。就困難來講,在座肯定都跟電子商務有關系,我就講一下我自己感受到的在電子商務行業創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大家都知道事在人為,如何管好電子商務公司和團隊,管理難度會非常大。就今天銀泰的項目來講,我可以數一些部門,比如說后臺的有技術部,技術部分產品、測試、UI、數據庫、ERP,財務、行政、人事這些都是標配的部門,我們就不說了。市場部有媒介的、BD、戰略合作,還有負責PR的。運營部門有非產品運營的、網站運營的,網站運營又分頻道,產品運營也分不同的品類,我們早上的例會是27個部門的負責人參加。當然,還有倉儲、客服。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行業,倉儲的有來自于沃爾馬的,客服的有來自于銀行系統的。負責商品運營的有來自于品牌公司,原來是雅芳的,也有自己做過品牌的創業者,也有一些商場的店長,也有其他電子商務公司的。網站運營的有來自京東的,有來自當當和淘寶的,或者說直接就是來自于學校的。
電子商務作為發展很快的產業,我們并不能太多的應屆畢業生可以讓你們去拿來就可以用,而且企業發展速度非常快,也沒有辦法說把你的公司變成一個學校去培養一部分的員工,特別是培養一些部門的負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把來自于不同行業、不同文化和不同層次的團隊組織成為很好的管理架構,制定符合公司架構的KPI體系,能夠高速有效地運行它,盡可能減少損耗,這對做電子商務的人來講可能是最難的一件事情。
這里也給王老師做一下廣告,我們中午的時候才知道王老師有這么好的網站。針對這些事情,我們也在克服困難。銀泰是很年輕的團隊,到現在為止只有兩年的時間,團隊的平均入職日期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因為很多人會進進出出。現在我們700多人的團隊,針對27個部門,我們每個月月底的時候會出去兩天的時間,做封閉式的銀泰大學的培訓。未來我們還會擴大團隊,擴大到副總監一級的,人力資源會有一個梯度。通過銀泰大學的培訓,我們來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傳導更多的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因為只有一個成熟高效的團隊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事在人為,這是我們最大的困難。
推薦閱讀
【TechWeb報道】4月20日消息,愛奇藝兩周年慶典今日在深圳舉行。百度公司CEO、兼奇藝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在會上對愛奇藝兩年來的發展給予肯定,稱愛奇藝是百度登陸頁戰略的實踐者,百度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 李彥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王利芬:專注創造商機 創業困難無大小之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420/5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