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9月19日消息,2012年通信展在京舉辦。今年主題為"智變中的ICT產業:開創應用和服務新時代",ICT中國2012高層論壇同日召開。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中心主任何寶宏在ICT中國2012高層論壇上表示,電信公司在云服務領域相對滯后,這個需要加把勁,雖然做得很多,但也不是占優勢。三大公司都做了一些東西,但是相對國外的公司來說比較緩慢,確實還需要不斷地努力。當然,在政策方面,國內的政策跟國外政策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宏觀政策方面,中國是將云計算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一部分,國外是提供一個工具,配套法規的話,國外尤其在數據和隱私保護方面,對現有的法律法規做了很多的修訂,包括它對云計算服務的采購方面提了一些具體的標準和要求,國內這方面還沒有完成,或者正在進行之中。
以下為何寶宏演講實錄:
何寶宏:大家下午好!我主要就公共云服務來做一個報告,現在云計算熱度不減,大家從這個曲線上可以看到,更多的好處就是說公司的產品定位,大家都會去買百度的廣告。我看看云計算的曲線圖,我們能夠看到,今年云計算相關的圖上確實也是非常熱,混合云在井噴,還有私有云等等,2010年的CC專用曲線,2009年只有一個相關的云計算,08年也只有一個,大家從圖上可以看到,至少工程師認為是有價值的。總結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2012年,發展最快的幾個領域,包括大數據、3G打印、活動流媒體,互聯網電視、NFC、媒體平板等等。另外一個呈現出的典型特征,就是我們整個信息通信行業呈現消費化的趨勢,一個是工具化,提高生產力,還有一個就是為大眾提供消費類電子的信息服務。眾多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面向消費者,越來越降低這方面的技術門檻,也越來越藝術化。現在我們的互聯網云計算越來越感性化,這個趨勢也非常明顯,比如像3D打印都是這樣的特征。
這個是我粗略算了一下,到今年上半年美國云概念股的表現,今年1—6月份,云概念相關股漲23.8%,美國三大股指10%。像Amazon大概是32%,很遺憾Google是負10%,不能引領這個產業技術方向往前走了。我們看這個圖會發現任何一個新技術出來的時候,就會有人說這個東西好,有無數的吹捧,也有無數的罵聲。哪些技術會被“咒死”呢?如果說這個技術的可靠性不行,政策、體制機制、標準不健全、安全性有問題、價格太高等等,都可以靠技術的進步等去解決。而有些技術的規律,尤其是我們產業界的摩爾定律,包括我們一直在討論的熱點問題是不太符合摩爾定律的,有些技術明顯做早了,所以,如果說摩爾定律不到的話,你可能要熬很多年,可能就會熬死了。如果有人已經做了一個封閉的系統的時候,你要成功的話,只有一條路,就是要開放,就像Google一樣,跟當年的Windows格局是一樣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產業鏈的同步,如果有些技術需要全產業鏈的支撐配合的話,是非常麻煩的一個事情,除非也是有超強的實際效益。否則的話,千萬不要玩這種游戲。還有一個復雜性,其實一出來這個復雜的話,基本就宣布它死亡了,一開始大家看不到,也聽不懂。所以,必須要一句話說清楚。還有擴展性,如果一開始不考慮擴展性,就會死掉。還有一些不確定的,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如果你在創新不能夠產生新的業務或者新的價值,或者說你對現有技術替代的成本數量級的下降的話,可以判斷這個技術基本上也是沒戲,必須是有數倍,甚至十倍的優勢才有可能。這是我對多少年來技術研究的個人看法。
公共云的發展情況以及我國的情況,這是我們研究的一些成果。公共云當然是指基礎設施由某一組織所擁有的面向公眾或某一行業通過網絡提供IT能力服務的部署模式。沒有一種產品是共有的,公共云服務,雖然我們的云計算概念有很多的定義,但是符合市場的定義的話差異太大,根據我們的調查,對市場的估計差別高達63倍,什么是公共云,也是一頭霧水,是什么、不是什么,大家各說各的,當然也存在泛化的問題。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在進行公共云服務的時候,比較廣義的公共云服務主要是業務模式,通過網絡提供的服務就叫公共云服務,面向公眾的,狹義的要考慮技術的時限,如果你沒有這種技術特征的話不算公共云,否則的話,比如說IaaS服務是這樣一個考慮,狹義的就是集中于數據中心的三種資源,利用虛擬化的技術實現隔離,通過網絡提供給客戶,PaaS也是這樣一個考慮。當然廣義和狹義兩種是并存的。
那么是誰的機遇呢?我個人覺得IaaS服務形態相對比較穩定,標準化對于其他兩種類型相對來說比較高,規模可以產生效益,另外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當我把軟件托管給你做存儲和計算服務的時候,用戶的信任是非常關鍵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比較有優勢的市場競爭者,一個是電信公司,他有強大的網絡資源、政策資源、用戶資源、信任資源等等。另外一個就是互聯網巨頭,也是擁有很強的服務方面的能力、技術優勢,還有客戶群。所以,這一塊IaaS服務的話,我覺得市場是一個規模效應的問題,因為同質化的現象會比較明顯。目前來看,IaaS市場的規模很小,IDC的作用還沒有顯現出來,主要以突破存儲空間和虛機為主。
PaaS服務屬于技術比較密集的,目前,因為我們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政策,至少現階段來看,恐怕屬于巨頭玩的游戲,尤其是屬于互聯網公司和軟件公司等等玩得起的游戲,PaaS要贏得用戶的信任,可能比IaaS更麻煩。因為這個牽扯數據的可移植性的問題,所以這塊也是一個明顯的趨勢。
SaaS服務目前可能面對中小企業比較多,目前SaaS這塊還比較小,我覺得SaaS市場恐怕很難出現巨頭。說我做一個SaaS依賴于別人的PaaS來做。我看到一個現象,就是自打有了微軟的操作系統以后,很難有第二個系統誕生。
介紹一下全球公共云的服務情況,我們來看一下Amazon的數據,2010年是19億美元,占美國IaaS市場的59%。全球互聯網用戶中有三分之一每天會訪問架構在AWS上的網站。目前,已經貢獻了北美互聯網流量的1%,已經成為第四大CDN提供商。值得一提的話,今年1月份Zynga從Amazon服務器上遷移出來,主要是出現了當機。另外一個,考慮到性能的問題,可靠性的問題,因為EC2提供的服務是面向所有人的,當我們面臨更高的交互性和性能需求的時候,所以它就把這個搬出去,自己做了技術服務。還有一些其他的,包括Myspace等都在用Amazon的服務。在美國,IDC業務已經出現了一個替代的作用,主要是在美國市場是創新型的公司,在中國主要面對中小企業更多一些。
推薦閱讀
【搜狐IT消息】 (文/毛啟盈)9月19日消息,2012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19日進入到第二天,電信專家侯自強在做客搜狐訪談間時表示,現在是電信和聯通雙寡頭,對于廣電各運營商發展雙向業務非常困難,如果網絡公司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工信部何寶宏:全球公共云服務現狀與趨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921/8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