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夸張的說法是:星晨急便的倒下,不僅是快遞業的壞消息,更是的悲歌。有分析人士搖頭認為:電商此前的成本優勢已被高額的物流壓力代替,甚至可能會高于實體店的店面成本。
云物流發揮不出規模效應
2010年3月,阿里巴巴以7000萬元參股星晨急便。而之所以看重星晨急便,也是相中了它的“云物流”概念。所謂“云物流”本質仍是一種加盟模式,即在需求一端將阿里巴巴的大量客戶發貨信息匯總起來,并對訂單信息進行初步處理,在供給一端將小物流公司的分散運送能力通過信息化系統整合起來,使小快遞公司通過訪問星晨急便“云物流”平臺獲得客戶,并通過這個平臺取貨、送貨。
“云物流理念不錯,但是實驗新模式太耗費資金了,我沒想到幾千萬的投入都遠遠不夠。”星晨急便CEO陳平如此表態�!霸莆锪髦皇翘峁┝艘粋信息交換的平臺,而目前的情形是供給、需求兩端的集中度都很低,這個平臺發揮不出規模效應�!鼻迦A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杜麗虹分析道。
電商輕資產計劃折翼
如果這一模式真能實現,那顯然是一個輕資產的模式,然而星晨急便面臨的破產窘境無疑使電子商務網站輕資產計劃折翼。電子商務用虛擬的網絡店面代替了實體店面,雖然節約了店面租金,但隨著規模的擴大,物流成本在節節攀升。在杜麗虹看來,國內尚未有電子商務尋找出降低物流成本的妙招�?梢钥吹皆趧倓偺峤簧鲜猩暾埖碾娮由虅站W站唯品會的經營成本中,2011年物流倉儲費用占到凈營收的20%。
那么,世界最著名電商亞馬遜是怎么盈利的?
杜麗虹指出,與國內企業深度介入物流運輸環節不同,亞馬遜的配送環節全部外包。美國境內部分外包給美國郵政和UPS,國際部分外包給基華物流CEVA、聯邦快遞等。雖然此前亞馬遜也曾用五年時間,利用這種物流成本優勢,以減免運費的方式打擊競爭對手,擴大銷售額和市場份額,以發揮規模效應,但隨后它用自建倉儲聯合第三方物流的規模效應,使得物流成本降低了近一半!但在中國行業集中度非常低的物流環境下,電商在降低物流成本問題上,尚未找到適合的模式。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星晨事件唱響了電子商務的悲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315/4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