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稱,順豐旗下電商網站“順豐優選”將于6月1日正式上線,并定位于專注高端食品,面向中高端客戶群服務。快遞業終于有了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這是個好消息。
雖然說來自電商的訂單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快遞企業的業務量,但是由于網購價格的低廉,并沒有讓快遞企業賺到錢,反倒是通過其海量的業務讓各個快遞企業“聲名遠播”,提升了企業知名度。但企業發展的目的是贏利,是賺錢,雖然快遞企業“名聲在外”,但無利可圖。而且,囿于快遞企業服務能力、質量和水平,讓各個快遞企業,特別是加盟制快遞企業徘徊在同質化競爭的邊緣止步不前,甚至讓一些快遞企業的加盟商走到了所謂的“誰不漲價誰等死,誰先漲價誰先死”的境地。
另外,2010年以來,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高調宣布自建物流,一時間輿論甚囂塵上,似乎讓快遞企業又捏了一把汗。
電商的舉措引起了快遞企業的警惕,于是,產品結構調整擺在了快遞企業的日程上,這也加速了快遞企業的轉型升級。近兩年來,特別是在新修訂《郵政法》實施以來,快遞企業在基礎設施、人才引進和服務能力、質量與水平方面努力的結果開始顯現。可以說,民營快遞企業在面對電商大佬咄咄逼人的態勢時并沒有慌亂,而是有勇有謀,走了兩步棋:快件結構調整是一步棋,另一步棋就是建設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
2011年4月,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中通速遞四大民營快遞公司的掌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表示,將建設各自的電子商務平臺。目前雖只有圓通新龍網正在試運行,但其他幾家建設電商平臺的想法也未中斷。
筆者認為,如今定位于走中高端市場的順豐對電商的那些老主顧可以不管不顧,但是電商企業卻離不開順豐,因為畢竟還有很多高端產品需要在快遞市場流通。另外,雖然電商市場已經廝殺得相當激烈,但是對長著“腿”的快遞企業來說,電商市場仍然是一片空白,快遞企業所需的,不過是可控的上游貨物資源。
若無意外,此次順豐如果能夠運營成功,便為快遞業集體殺出電商大佬重圍樹立了信心。快遞企業自建電商平臺,是該行動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
速途網微言錄 據昨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B2C平臺天貓宣布與國內9家快遞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實現物流數據的共享,天貓年底之前將為9家快遞企業實現50億元以上的業務總量。天貓總裁張勇表示,此次天貓與快遞行業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進軍電商 是時候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529/6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