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期見諸各大媒體的淘寶“小二”腐敗問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在其上任后首次亮相時表示,相比于淘寶的自身反腐,假冒“淘寶員工”名義欺詐的外部“李鬼”危害更甚,“我也是在1個多月前驚訝的發現,外部詐騙案的占比超過七成。”
據阿里巴巴廉政部的數據,今年以來已完成案件調查22起,查處違規員工27人,移送司法機關員工6人,外包人員3人。目前正在調查的案件有40多起。
三大騙術浮出水面
阿里巴巴集團網絡安全資深總監倪良表示,根據近5個月的地毯式排查,發現淘寶平臺外圍環境存在三大騙局。
騙術一:假稱有“內線”
在這一騙局產業鏈中,騙子會以“內線(淘寶小二)”為誘餌,在論壇和QQ群發布廣告,對提出需求的商家和商品進行“審核”,如果店家的資質與淘金幣活動的標準相差不遠,騙子就提出整改意見,讓店家整改后自行申報,騙子此時會稱“將與內線聯系,給與關照”,如果店家通過正常審核,騙子順理成章坐地收錢。如果店家沒有通過淘金幣的審核,騙子就以“近期管理很嚴”等為由表示無法搞定,不收錢。
實際情況是,正常經審核并“整改”的通過率就能達到30%,騙子并沒有“內線”,只是在騙那30%本來就能達標通過的店家的錢。
騙術二:炒作信譽
賣家為提升自己的商品銷量或提升賬戶信用度,通過炒作網站進行炒作,炒作網站則借著“公平安全”的幌子,收取賣家保證金。當網站收集的財富到達一定程度,攜款潛逃。
騙術三:解封店鋪
短信或旺旺聯系賣家,表示其可以通過內部渠道幫助賣家解封店鋪,誘導賣家打款,收到款項后迅速消失。
擴張太快新員工參差不齊
“阿里巴巴從最初18羅漢,到現在2.4萬員工。曾經一年新增員工達到7000人,員工最高數一度達到2.5萬人。”邵曉峰坦承,員工數量的大幅增長,員工培訓不夠徹底,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和使命感出現稀釋的情況,“我們發現,出現問題的員工多是新員工,老員工占比很少。阿里巴巴今年新增員工數只有200人。”
除了員工數量的大躍進,淘寶平臺的價值也與前幾年發生很大變化,“之前我們是求著商家來開店,現在則變成買方市場,商家求著來開店。”邵曉峰認為,公司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和量級,寧愿放慢發展速度,也要堅持價值觀。數據顯示,如今淘寶平臺已聚集600萬的商家,用戶累計注冊數4.7億,單日訪問用戶數峰值過1.2億,單日成交金額超過52億。
邵曉鋒昨日表示,阿里巴巴集團現已啟動“市場化”機制,減少人力介入的比例,最大限度控制可能出現腐敗的土壤。如淘寶的天天特價、淘金幣等業務已于2012年4月開始使用機器選擇替代人工選擇。
腐敗源自買家評價體系
“阿里巴巴面臨的腐敗以及外圍環境復雜等問題,國內大型的互聯網問題都面臨類似的尷尬。”邵曉峰說。阿里巴巴大規模調查顯示,腐敗等問題是整個業態的問題。如前段時間,有詐騙團伙他們會在一些QQ群里稱:“最近阿里風聲比較緊張,大家可以到其他網站。”另外,去年阿里巴巴B2B詐騙中,涉案的一個30多人的詐騙團中,他們的調查記錄中會顯示:“最近淘寶網不能去,其他網站都可以去。”
根據阿里巴巴的邏輯,淘寶網的腐敗源頭之一在于買家的評價,在電子商務中,恐怕只要有買家評價體系,類似的內部腐敗或者外圍詐騙的產業鏈都相伴相隨。
推薦閱讀
中消協日前發布“我看明碼實價”網上調查報告稱,超過八成的網民愿意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常去的購物場所推行明碼實價。同時,超過五成網民認為虛標高價、虛構原價等價格違規行為最讓消費者受傷。 調查顯示,在1.1256萬份>>>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2/6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