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差評師稱10天可讓網店倒閉 自曝月入萬元
網購江湖中的“差評師”
心夠狠、臉皮夠厚
淘寶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網店,每家網店要靠信用生存在這個網絡交易平臺上。
“不出10天,我們能讓一家經營一年的網店倒閉,當然也能讓一家飽受差評的商家看上去很美。”多名職業差評師說,這一切都可以靠錢來解決。職業差評師,成為近期淘寶商家最為頭痛的字眼。
這個新職業產生于近兩年,他們針對淘寶對網店的信用評價體系,利用交易規則中的漏洞,以“差評”敲詐賣家,“少則幾元,多則數百”。
“這是法律和淘寶規則的監管空白地帶。”差評師們說,只要臉皮夠厚,心夠狠,鈔票就會不斷流入腰包。他們甚至充當網商打手,搞垮競爭對手。
差評師向賣家索“茶水錢”
“3分鐘拍下28件!”黃恩差點兒喊出,開淘寶網店近一年,生意從未這么火過。他所經營的電阻、電容等元件,竟然在兒童節這天成為熱銷商品。但好心情很快消退,瀏覽過買家信息后,黃恩發現拍下的28件商品源自6個不同買家,郵寄地址分散在全國各地。更重要的是,買家留下的地址,或許永遠無法找到收件人。
發貨還是不發?黃恩陷入兩難。
不發貨或是取消交易,可能遭到投訴并被淘寶網處罰。而向這些個人信息不詳的買家發貨,非但對方收不到貨,還會賠上郵費。
打開QQ,黃恩發現,自己把這事想簡單了。
“我們是差評師,那28件商品都是我們買的。”網名“大眼睛”的買家開門見山,“每件貨賠弟兄們15塊茶水錢,我們就申請退貨退款,否則就向淘寶網投訴你不發貨,給你差評。”
差評,是讓網店商家害怕的兩個字。在以信用評價體系搭建的淘寶網絡交易平臺上,買家可對商家每一筆交易進行評價,若獲得好評,網店誠信度越高,光顧的網友也會隨之增多;每獲得一次差評,網店會被淘寶網扣除1分。
28個差評,對辛苦一年積攢700多分的小網店,“損失難以估量。”黃恩說。黃恩猶豫再三,沒有發貨,也沒有給“茶水錢”,隨之而來是差評投訴。遭敲詐后,他曾報案,警方表示涉嫌金額太小,達不到1000元的立案標準。
江湖暗語“今天有肉么?”
為弄清職業差評師運作內幕,記者近一段時間臥底4個差評師QQ群,發現差評師不僅單干,還組群圍攻賣家,甚至充當一些商家的“打手”,打擊競爭對手。
每天上午,差評師QQ群里的頭像逐次閃亮起來。有很多時候,群里第一條信息的內容就是“今天有肉么?”
肉,是差評師對可下手網店的暗語稱呼。
差評師一般挑選2鉆(網店的信用等級)至4鉆或旺鋪版2鉆以下信譽的賣家,特別是旺鋪版1鉆以下的賣家是主要的獵物。小彭介紹,這些信譽賣家一般都是剛起步,幾個差評足以讓店鋪關門,賣家非常在意出現差評,急于求買家修改,“最容易上鉤”。從產品而言,低價包郵產品,特別價格范圍5元以下的任意包郵產品,或是正在促銷的產品,都是差評師關注的對象,買家風險小,賣家發貨就賠錢,不發貨就差評,“賣家就很難逃脫”。
“找到塊肥肉了,想吃的速來報名。”6月15日下午,在記者臥底進入的一個差評師QQ群中,顯示出這樣一則消息。
200多個成員的群內,很快有10多名網友報名。
行動組成員分工明確,10多人分為“獵人”、“拍手”、“交涉”、“賬目”4類角色,其中獵人和賬目各1人,交涉3人,其余均為拍手。獵人負責搜尋有機可乘的商家,這次將目標鎖定為北京的一家禮品店,“向店中出售的這個禮品袋下手。”他貼出截圖,發號命令。
“店主肯定不敢發貨,交涉人員先晾他一個下午,等他著急了再跟他聯系,每單至少敲15元。”
“投降”的商家將錢打到指定賬戶后,差評師就按比例分錢,按慣例發起者抽20%的份額,其余的錢再按角色平分,“一個成熟的差評師行動組,每天能完成10筆左右的任務。”多名差評師說。
自曝月入萬元“沒問題”
“月入不到3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差評師。”這是一個職業差評師在百度貼吧里的留言。雖然很多網友跟帖說他吹牛,但多名差評師坦言,這行也看“業務水平”,但整體的確收入不低。
入行不久的差評師小彭,他是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原先在淘寶開了個小店搗騰CD,半年前受人“指點”,開始從事差評師。
“我不是天天掛在網上,沒他們掙得多,一個月也就三五千塊錢。”小彭說,其實差評師這一行很難干,心狠、臉皮厚才能干得下去。
但他也坦言,很多時候差評師挑選的首要目標,往往是自身有問題,比如低價包郵、圖樣和說明不匹配,涉嫌刷信用等。對于這樣的店鋪,差評師就維權投訴。有的差評師甚至宣稱“我們是正義的,是為了完善淘寶規則而存在的!”
在記者臥底的這個群中,一名差評師在10分鐘時間內,連續拍了10多件商品。他還在群中炫耀,“要給自己買包好煙犒勞一下”。
小彭說,就像這樣的,如果一件商品賠20元,就能收入200多元,一個月下來上萬收入不成問題。據《新京報》
淘寶回應
昨日,淘寶公眾與客戶溝通部工作人員稱,如以評價相要挾退貨的不合理要求、或同行間的惡意評價,淘寶網有一套完整的監控體系。
所謂“職業差評師”與賣家發生的交易,大部分是由于商家發布大量低價包郵商品,或商品標題以及贈品等,不應產生評價的商品,錯放類目導致的。
淘寶建議賣家嚴格按照商品發布管理規則編輯商品,有計劃地發布低價促銷“寶貝”,以免因自我過錯導致利益受損。
網上購物與線下購物只是獲取商品的渠道與方法不同,消費者享受的權利,與賣家應盡義務是相同的。如確實涉及被有組織有預謀的社會不良組織敲詐勒索,淘寶建議商家保留證據遞交淘寶網審核,同時也建議商家對此行為聯系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對商家稱淘寶網只采信阿里旺旺聊天記錄,該工作人員稱,商家提供證據是否被采納,是根據具體案例來看。
推薦閱讀
■現在仍有不少當當網用戶在微博上自稱賬戶被盜。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賬戶被盜,當當網遲遲不正面回應 今年3月21日,新快報曾在《三問當當網》的報道中分別對當當網禮品卡被盜是否僅屬于“極個別”現象、賬戶被盜是否源>>>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9/6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