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顏沁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狄更斯《雙城記》里這段話,在新蛋中國區執行副總裁、中國新蛋網總裁周昭武看來,最適合描述現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
在新蛋總部的美國,電商環境已邁入了早期的成熟期,而在其新開拓的中國市場,電商發展處于野蠻生長的環境,周昭武確信,血戰還在繼續,“大家只看流量和營業額,都想到不苛求現在盈利的納斯達克上市。”
讓周昭武看見“血光”的戰役之一就是兩周前的歐洲杯期間,由易迅網、京東商城、國美商城、蘇寧易購、天貓、QQ商城等國內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心照不宣發起“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累計已經卷入了價值70億的讓利幅度和營銷資源。
而更多的短兵相接是在日常的廣告營銷上,周昭武在2012年電子商務產業(上海)峰會上也無奈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常年存在的包括自己和競爭對手都有的現象是,廣告幾乎沒有其他特別好的方式,只有讓利、折價的內容。
同質競爭的背后
“作為消費者當然希望價格越便宜越好,而靠低價競爭,絕對不是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趨勢。”商務部電商司聶林海副司長說,電子商務發展應該靠創新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愈燃愈烈的價格戰火背后是電商平臺的同質化傾向。無論是原先賣書的當當、從3C起步的京東,還是貼上母嬰用品標簽的紅孩子,以及一號店、亞馬遜等,最后都發展成類天貓的平臺電商,也失去了原先的特色。
“通過規模競爭擴大影響,降低平臺的運營成本,搶客戶,搶市場,拼規模。”在上海財經大學營銷系教授晁鋼令看來,這主要是因為電商平臺低門檻,每個平臺目前追求的是自身的規模,而不是銷售的專業性和專門性。
而除了擴大影響、擴大規模,另一方面,企業進行價格戰也是市場“洗牌”的過程。晁鋼令說,因為企業打價格戰還是要考慮成本,但一輪輪的價格戰將造成企業不得不進行低于成本的競爭,目前比較大的、現金流充足的電商還有實力支撐,但一些實力弱一點的電商,將會在“洗牌”過程中倒閉或者被兼并。
“未來兩三年間會出現差異性的競爭局面。”晁鋼令認為,因為規模紅利一旦瓜分完畢,一些無法形成規模的網絡商就會走差異化的道路,謀求自身發展;而形成規模的網絡商,為了應付專業、特色的網絡平臺的競爭,也會出現差異化的分工,如一號店可能會分為一號家電店、一號店化妝品臺等,節省消費者的查詢成本。
規模不經濟怪圈
“現在是大浪淘沙的階段”,周昭武也認為。在他看來,從同構性高、客戶忠誠度低、營銷成本高的狀態到真正分勝負的時候,內功練得好的公司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取勝。最后堅持到只有幾家能夠存活的寡頭時代,可能電商就會活得比較舒服,這個過程也是必然的趨勢。
而練內功的電商企業需要蓄勢,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孫為民表示,這種蓄勢基本上有三個著力點,一種是通過兩個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把企業短時間迅速做大:做廣告來做影響和流量,能夠迅速地把銷售的規模給拉大;做價格,通過低價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注冊用戶。實際上中國很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很多的投資,基本上大量的錢都花在這種蓄勢上。
但在他看來,企業更重要的蓄勢著力點是要拼軟實力,提升顧客的體驗,這是電商企業做強的一個最基礎的問題。電商平臺豐富的產品、便捷的檢索和精準的送達,看似簡單的要求,可能會在商品的數量、用戶的訪問量、區域市場的覆蓋逐漸擴大以后變成一個復雜而困難的課題。
第三個蓄勢著力點就是拼耐久力,也就是在物流設施、基礎平臺建設上要下更多的工夫,這是一個電商企業、一個最基本的平臺的問題。
但實際上,現在在線上和線下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孫為民說:“線下的零售經營中間一般都遵循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而在線上的運營過程中間普遍呈現規模不經濟的情況。”也就是說,現在電商企業中不規模的企業大部分是盈利的,規模的企業大部分是不盈利的,形成了這樣一種特定規模不經濟的怪圈。
平臺電商的競爭突圍
“以正合、以奇勝。”這句出自于孫子兵法的話,意思是在一場戰役中若想不敗要采用常規的打法在各個地方守住,但若想取勝,必須要能夠找到對壘中兩軍的弱點,出奇招才能奇勝。易訊網的CEO卜廣齊認為,這在電商行業非常適用:在大家都在應對價格戰廣告戰的時候,你還怎么出“奇”招?
一個優秀的電商和一般的電商的區別在客戶體驗上。在三年成長了192倍的電商一號店的董事長于剛看來,客戶體驗不僅是送貨的瞬間或者是客服態度,而是一個很綜合的東西,包括商品是否豐富、商品信息是否清楚描述、價格是否合適、購物流程是否簡便、送貨是否及時、送貨服務是否優良、是否有個性化的服務、IT部門的系統流程設計如何、操作是否簡明、指示是否清晰、搜索是否準確等等,“每一個部門都會影響到顧客體驗,體現在流程、組織架構和系統所有商業模式的環節各個方面。”
更重要的是,客戶體驗看似非常虛的東西要把它細化具體到每一個崗位上,每一個流程,并且每一個部門用具體的運營指標去管控衡量,和員工的薪資掛鉤起來,比如說配送環節,就衡量及時送貨率、破損率、少貨率、錯貨率、客戶一次問題解決率、24小時問題解決率等。
而電商企業若想在同質化競爭中突圍,孫為民還認為,把大宗商品的交易進行精細化的運營也是方式之一,也就是說產品的生產、供應、分撥、配送,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流通鏈,真正把大宗商品的生產變成由消費驅動,這樣不僅使電商企業有價值,而且對整個產業的變革都會有劃時代的意義。
另一方面就在于差異化。孫為民認為,個性商品私密化營銷會創造出更多富有個性色彩的電商企業。
推薦閱讀
繼聯邦快遞、UPS之后,全球快遞三強之一的德國郵政敦豪(簡稱:DHL)也于昨天完成北亞轉運中心在中國市場的布局。7月12日,這家德國物流巨頭投資1.75億美元在上海建筑面積達5.5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快遞轉運中心正式投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13/7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