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的孩子氣也對Groupon的路演起到了負面作用。在與銀行家會面期間,自稱玩游戲上癮的他,在iPhone上玩了一款名為《飛天鯨魚》(Whale Trail )的游戲。在游戲中,玩家需要控制一只快樂的鯨魚在充滿迷幻色彩的天空中飛行,盡量吃掉彩色的泡泡,躲開邪惡的Baron Von Barry控制的黑云。“那真是款好游戲。”梅森說。他笑了笑,補充道:“它是iTunes上最受4到6歲兒童歡迎的游戲之一。”
IPO后的Groupon沒有太大改觀。2月8日,該公司發布的首份季報顯示,當季凈虧損達到4270萬美元。次月,該公司修改財報,并表示,優惠券的退款數量超出預期。這次修改導致2011年第四季度的收入縮水1430萬美元,凈利潤減少2270萬美元。第二周,Groupon的股價便一路走低。該公司7月10日的股價約為8.30美元,對應的市值為54億美元,比谷歌2010年的報價還少6億美元。
Groupon董事、風險投資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合伙人彼得·巴里斯(Peter Barris)表示,董事會支持梅森。“沒關系。”他說,“梅森已經成為一位杰出的CEO。他是否犯過錯誤?他承認的確如此。他是否吸取了教訓?同樣如此。”
今年4月,梅森召開了一場全體員工大會。他手拿一瓶啤酒,對員工們說起Groupon作為上市公司獲得的惡名。梅森以前將Groupon稱作“學步的孩童”,但他在那次會議上表示,現在是時候長大了。
“我們要進步。”他說。
他打了個嗝,然后道歉說:“對不起,啤酒喝多了。”
Groupon現在更正規了。“整個公司都嚴肅多了。”該公司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里奇·威廉姆斯(Rich Williams)說,“我們的會計和律師多了很多。”最近有人造訪時,他們甚至關掉了“邁克爾的房間”的燈。而認識梅森的人也都表示,他沒以前那么愛開玩笑了。
打造本地商務操作系統
如今,這位CEO的重點是打造所謂的“本地商務操作系統”——這是一套軟件和技術服務,可以將Groupon整合到商家的各個交易環節中。梅森希望,消費者可以將Groupon當做黃頁來使用,在數以千計的本地企業中尋找就餐和淘低價貨的新地點。商家不僅可以將這套系統作為廣告來使用,還能應用到每一筆銷售中,甚至可以吸引回頭客。
Groupon借助團購業務與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和商家建立了聯系。但這項業務的吸引力正在逐漸降低。消費者不可能每次都有時間提前規劃好自己的消費內容,然后打印出優惠券,幾天后再去兌換。而且,倘若團購交易廣受追捧,大量涌入的消費者也會令商家苦不堪言。正因如此,梅森才開始思考團購交易的未來發展。
“我們現在只是提供一種廣告方案,”他說,“如果我們構建一套生態系統,讓本地商家可以在他們的企業內運行,并與消費者建立聯系,就將成為一項規模可觀的業務。”
梅森的計劃已經在加州帕羅奧爾托的一個大型倉庫內逐漸成型。那里有超過300名程序員和設計師在開發各種軟件產品,包括網上預訂系統Groupon Scheduler、專門用于發布和參與交易的移動應用Groupon Now、利用信用卡追蹤并獎勵消費者的積分項目Groupon Rewards。
該團隊的主管是杰夫·霍爾登(Jeff HOlden),他曾經擔任亞馬遜高管,后來創辦了移動簽到服務Pelago,并于去年被Groupon收購。霍爾登身在芝加哥,但經常前往加州面試員工、召開會議。“假以時日,我們與商家的關系將從偶然接觸變成永不分離,商家將會融入Groupon的操作系統,然后獲得利益。”他說。
他的團隊正在面向全美數百家餐館和商店展開首批試點,商家可以使用Groupon的科技產品,并為其提供反饋。Cowabunga Creamery是一家以沖浪為主題的冰淇淋店,位于加州圣卡洛斯郊區。在這里,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與iPad相連的塑料刷卡器使用信用卡。Groupon與硬件制造商Infinite Peripherals共同推出了這款產品,并為iPad開發了一款收銀應用。
“這成了你的商業電腦。”Cowabunga Creamery的老板比爾·寇特(Bill Cotter)說。如果使用以前的刷卡器,必須要保留小票,然后手動輸入每天的盈利,最后到月底計算稅率。“這套產品卻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寇特說,他從未在Groupon上搞過團購。據知情人士透露,舊金山灣區大約有500個商家正在測試這套支付系統。
今年,Groupon計劃在帕羅奧爾托辦事處新增數百名員工。這里的很多員工都來自Groupon收購的30多家創業公司,包括移動應用開發商Mob.ly和社交網絡服務Campfire Labs。在Groupon的新產品中,走得最遠的是Groupon Now。這款移動應用可以為身處商家附近的用戶提供即時團購交易。梅森表示,該應用去年發布,但仍然只占Groupon業務總量的“一小部分”。
Groupon Now在推廣過程中遭遇了困境,其中的一大原因是Groupon Now與常規團購交易采用了兩套銷售班子,這導致員工反復給商家打電話,使得對方不堪其擾。如今,該公司合并了銷售團隊,由一名銷售員同時銷售兩款產品。另外一大挑戰則是消費者的漠不關心,這源于某些地區的團購交易數量過少。如果你行走于曼哈頓市中心,那沒有問題。可如果是在偏遠的郊區,可供選擇的交易恐怕就會少得可憐。
有些企業主未能從Groupon的新服務中獲得預期的利益。卡洛斯·坎茲(Carlos Kainz)在西雅圖擁有一家名為Dulces Bistro & Wine的餐廳,他今年初注冊了Groupon Reward,對方承諾將把偶爾來餐廳的人變成老主顧。在Groupon的網站上,就餐者需要提供信用卡號,如果在Dulces Bistro & Wine的餐費超過375美元,便可獲得50美元的代金券。“他們說這可以制造回頭客,就像是航空公司的里程積分。”坎茲用Groupon銷售員的口吻說。但6個月過去了,坎茲發現,沒有一個人達到獎勵要求。
還有人根本不相信Groupon能在經驗不足的領域為商家帶來附加價值。“我覺得他們根本不懂餐館的經營方式。”舊金山Back Yard Kitchen咖啡廳的經理薩拉·雪莉(Sarah Shirley)說。雪莉曾經通過Groupon的團購吸引用戶,但這些人對他們的其他服務根本不感興趣。“現在就試用這種新服務還為時尚早。”
想造汽車的輪胎廠
晨星公司高級股權分析師里克·薩莫(Rick Summer)表示,Groupon要成為本地商務領域的Windows,還要經歷一段時間。“我認為這種愿景無疑是正確的,但在我看來,這就好比一家優秀的輪胎公司宣布要建一座汽車工廠。他們現在所從事的業務中,有很多都與打造本地商務操作系統無關。”他說,Groupon最近推出的旅行和現場活動團購業務就是其中之一。
推薦閱讀
要做“網絡時代化妝品第一品牌”,PBA還有多遠? 【電商樣本】時間是條長河。從1998年3月完成中國第一筆互聯網交易開始,電商企業風起云涌,生生滅滅,既有從1999年成立至今的當當網,也有舉巨資高調進軍卻只上線3個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13/7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