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消息,購物搜索一淘網今日在北京召開媒體溝通會,公布了8.15前后幾天監測到的B2C商家數據情況。數據顯示,電商價格戰中實際涉及商品數量很少,商家普遍采用多種手段營銷,而傳統零售企業則展現出價格優勢。
一淘網數據分析師陳航公布了8.15價格戰前后幾天的監測數據,并總結了本次價格戰的三大特點:
1、涉及商品數量少,實際降價幅度不及商家對外主張的降價幅度。
陳航表示,從一淘網監測到的數據來看,8.15當天真正降價的商品僅有5%左右,其中一些B2C商家的降價商品總量還有低于平均水平,“商家一開始就把價格戰限定在了大家電領域,其實這是一個目前網購并不太熱門的領域”。同時他強調,商品降價的金額平均不超過10%,降價幅度遠遠沒有商家自己喊出的“你敢1元,我就敢0元”那樣吸引人。
2、商家營銷手段多元化。
在8.15價格戰開始前,商家都采用花樣繁多花的營銷手段。陳航透露,通過一淘的數據顯示可以發現,在8.15價格戰開始前一天晚上,部分商家悄悄提升了商品的價格,其中京東商城1.22%的數碼家電類商品漲價,平均漲幅超過585,漲幅高于其它商家;8.15價格戰開始后,不少熱銷商品出現了高缺貨率的現象,這一數據也是京東商城居首,其缺貨率達到30%;另外,網友還發現,想要真正搶到一個特價商品并不容易,在上午四個小時以內,不少商品的價格變化都超過5次。
3、傳統零售企業展現出優勢
陳航介紹,在價格戰當天,國美網上商城一度從最低價商品金牌榜末席殺入榜首,并且一直領先直到價格戰結束,這也說明了傳統零售企業在大家電類目上保持了巨大的優勢。另外,在8.15之后幾天的價格戰中, 3C數碼也成為商家價格戰的重點,在這個品類上蘇寧和國美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優勢。“在15日后,蘇寧、國美都對京東發起強烈反擊,在3C數碼的熱門類目達到5%左右的降幅,這也進一步沖擊了京東等傳統B2C電商的優勢品類”。
回顧8.15價格戰,陳航表示,“價格戰作為一種有效的拉動消費和消費者的方式將長期存在,用戶對購物比價有強大的購物需求,但“價格戰靠的是實力,不是口號,任何用口水挑起的價格戰最終只能收獲口水。”
“商家應該理性看待價格戰,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理性競爭,而不是忽悠消費者。”一淘網網站總監陳麗娟認為,價格戰靠的是實力,面對消費者龐大的比價消費需求,這場長期的競爭將真正考驗企業各方面的能力,也考驗每個企業的價值底線,“尊重消費者必須通過踏踏實實的行動,反對打著消費者第一的旗號,忽悠消費者的企業和行為。”
同時,一淘網還對消費者提供了建議,建議消費者在商家的促銷大戰中學會理性消費,對于任何“價格戰”都需要全面了解商家及商品信息,通過比價網站和工具查看商品的歷史價格,買前多比較,買時使用優惠券,支付優惠等優惠組合來獲取省上加省。(林明)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30年,歷次價格戰一一貫穿,從制造到零售,從線下到線上,回腸蕩氣、人仰馬翻! 京東劉強東正在風頭上。然而怎能忘,昔日家電圈兩位價格戰帶頭大哥有過的崢嶸歲月稠。 今天,在你備足現金準備搶購京東大家電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一淘還原電商價格戰:降價少 營銷手段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21/8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