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京東電商大戰余熱未退,達芙妮也在電商業務方面上演了一出“被放棄”的風波。
有媒體報道,據達芙妮內部員工爆料,達芙妮在上海總部裁員近300名員工,電商部門3位主管被裁。對此,公司方面回應稱只是公司崗位調整,否認遺棄電商業務,表示由于電商業務表現沒有符合預期,公司才會對部門進行調整。
電商業務虧損所致
對此次“裁員”,達芙妮集團發出了媒體聲明,表示為進一步推動集團發展,公司對于部分工作崗位進行優化調整,而上海地區受影響人員只有30人,占全國員工總數的0.7%。
達芙妮總部公關部總監黃英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的這一舉動不能稱為裁員。”他表示公司運營一切正常,電商部門人員之所以調整較大,是因為到目前為止該項業務的表現沒有符合公司此前的預期。
黃英哲回應稱,此番人員調整并非像媒體報道的“與高企的成本”有關。“大環境比較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提升企業競爭力。”
達芙妮2006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市場,2009年開始建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但公司電子商務一直表現平平。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表示,鞋子購買周期長,而對于用戶來說,獨立鞋子B2C價格并不是很高,而且達芙妮的營銷成本很大,肯定會虧損。“
傳統企業線上之困
“整個電商行業在盈利上都不怎么好,盡管低價競爭路線使得企業市場規模在增長,但以傳統線下渠道為主的企業在進行電商方面的拓展時不會很順利。”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馮坡如是說。
傳統零售品牌自己做電商品類單一,注定了線上的空間不會很大,但不意味著沒有機會。“百威電商也做得很好,雖然只是一個品牌,但是也是逐漸地把他變為一個渠道。”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指出。
對于業內人士紛紛猜測的達芙妮放棄電商業務的說法,達芙妮在媒體聲明中表示,公司不會結束電子商務的業務發展。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達芙妮若告別電商將是一個本質的錯誤,充分利用線下供應商資源、倉庫資源等都是實體零售企業所有的優勢。“不過在原先虧損的基礎上必定會換一種方式,用不著自己原來那么大的團隊。”
而基于達芙妮投入和回報的不成比例,陳壽送告訴記者:“達芙妮后續會由自營加第三方合作變為傾向于和后者的合作。”
對此黃英哲也回應申明,后續電商公司自己的團隊還是會去做,“目前已經有這樣的第三方平臺合作。”但后續是否會有更多的平臺合作,則要等到新的副總裁來了后再進行規劃。
“像京東、凡客等是從白紙上去畫畫,而傳統的零售企業本身在這個傳統的市場上熟悉了一套規則,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現在要把這些規則都忘掉重新去熟悉,存在很大的困難。”陳壽送表示。
另外,線下的渠道商做線上業務,勢必對原有線下渠道產生影響,部分線下用戶轉移線上,對供應商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相關新聞
百麗旗下品牌入駐當當
昨日,百麗國際旗下全線品牌入駐當當,除國內女鞋品銷售額前三的Bele(百麗)、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外,包括代理的ADIDAS、耐克等約50家熱門品牌都在內。
“百麗現在在變。”電商觀察員魯振旺指出。雖然百麗的女鞋在行業內已經有一定的控制力,但即使是在將代理的運動系列以及其他服裝品牌都投放到優購網上,電商業務虧損局面一直未有扭轉。
“入駐當當,是考慮到利潤因素。”而對于上市公司來講,利潤是投資者對其后市投資的憑證,利潤不行,股價便會受此波動甚至下挫,甚是不利。在自有平臺連年虧損的前提下,這是百麗看向第三方平臺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近期電商大戰主角之一的蘇寧為例,線上業務的燒錢大戰使其股價一路下挫。“如果繼續花大力氣進行線上業務,現在的股價對于他們 (蘇寧)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馮坡表示。
電商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線下渠道,尋找更多線上平臺以拓展業務有利無弊。“沒有必要自己去搭建一個電商平臺,第三方平臺入駐成本很低。”
馮坡認為,百麗自有的電商平臺會繼續存在,但不會再花大力氣幫助自己的平臺走燒錢模式。“不會把全部的線上業務交給自己的平臺,后續(百麗)電商業務相對會比較穩健一些。”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李學江)網站是由欄目組成的,每個欄目的劃分是一個網站用戶需求再細分的過程,做好每個欄目的策劃,網站總的策劃就成功了80%,所以一定要在欄目策劃上下功夫。在策劃工作中做的最多也是基于某個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22/8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