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微博一個叫“郭美美Baby”的網民躥紅網絡。這個自稱“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的20歲女孩,其微博認證的身份居然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這一消息經網民瘋狂轉發后,網絡形成一場“人肉‘郭美美’”的微博事件。最終,“郭美美”承認身份為假,新浪網也第一時間取消了她的微博認證。不少網民直指此事件緣自新浪微博的認證混亂,尺度“太過隨意”。
網上兜售認證加“V”斂財
為避免身份混淆、引起公眾誤解,新浪微博實行名人、機構企業身份認證策略。新浪規定,只有在某領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人方有資格參與認證。
針對“郭美美”認證身份造假,新浪微博事業部副總經理曹增輝對記者表示,此次事件是用戶在線上修改認證信息時,新浪工作人員未按流程去做,在審核過程中沒有嚴格把關。但“這只是一個個案,之前從未出現過類似情況”。
然而,網上諸多賣家發帖稱:“提供代理微博官方認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記者在“趕集網”上一個網店聯系到一位自稱為“李生”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可以幫忙辦理新浪加“V”認證業務。“李生”說,現在個人加“V”驗證的費用是1800元,可通過“支付寶”先付一半費用,然后等加“V”成功后再付另一半。
一個名叫“天涯”的網友說,按正常程序進行微博認證,需要提供較完備的資料,并按程序進行審核,“但因為我認識新浪的一位內部人員,互相之間都很熟悉,打聲招呼就加‘V’認證了。”
據記者了解,不少門戶網站內部員工對于微博用戶認證都有數量要求,“鼓勵”身邊親朋好友微博加“V”成為微博推廣的第一道任務,完不成任務就會視情節輕重予以批評。
“微博營銷”踩法律紅線
針對“郭美美事件”所暴露出的微博營銷亂象,不少專家表示“這已經踩到法律的紅線”。
“郭本人申請將認證說明更改為‘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行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和侵權行為。” 福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湯黎虹說,“新浪網是一家服務于中國內地及全球華人社群的領先在線媒體及增值資訊服務提供商,有義務提供真實資訊。在這一事件中,中國紅十字會要求新浪微博停止用此微博,是合法的。新浪微博管理團隊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據記者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志使用辦法》等法律法規均規定,嚴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紅十字”標志與名稱。
針對追責中的具體法律要求,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步峰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公安機關對“郭美美”處以警告或者停機整頓的處罰是必須履行的責任;按照有關規定,如果郭美美隱藏起來,公安機關可以采取偵查措施,否則屬于不作為。
微博發展切莫劍走偏鋒
有網民指出,各商業網站已經開始了激烈的微博市場的競爭,企圖到時候在財務報表上體現出“業績”,但這種競爭如果屢屢踩踏法律和道德底線的話,無疑是自廢武功。
“‘郭美美事件’給微博認證帶來的反思是,吸引用戶無可厚非,但如何防止這一手段異化成劍走偏鋒的搶客術,考驗著微博運營者的智慧。” 湯黎虹認為,針對一些網站內部失誤的責任追究,我國已有的相關法律制度尚不夠健全,需要加強相關立法研究。此外,通過非政府組織、民間力量(如網絡協會)等進行監管,也是一條路子。
針對這一事件,不少微博管理者正重新審核用戶身份認證。但有業內人士表示,時下各門戶微博認證用戶太多,要想一一核實認證,可操作性太小,這只是權宜之計。
“難以辨別真偽的認證資料,處理不當也很容易引發社會危機。如何建立有效的認證機制,是擺在各家門戶面前的一道兩難題。”張步峰說。
推薦閱讀
6月23日消息,國內媒體近日刊發文章表示,一呼百應公司雖然是B2B搜索引擎上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但一呼百應成功的一個重要支柱卻出人意料地低科技:個人直營服務體系 【網經報道】6月23日消息,國內媒體近日刊發文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身份認證成斂財工具 微博認證“變味兒”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625/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