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不止一次承認,過去兩年間,阿里最困難的事情是試圖將SNS的技術和理念變成阿里的一部分。
這對騰訊來說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嗎?昨天,騰訊電商CEO吳宵光不無自得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騰訊電商是中國唯一一家能夠將社交平臺和電子商務共同運營的公司。
騰訊將借流量實現“彎道超車”。果真如此嗎?先來看下虎嗅之前的文章《誰在拖阿里SNS的后腿?》,詳細分析了阿里面臨的戰略、技術和管理架構之痛。
騰訊就可以破解嗎?吳宵光給出了其與淘寶不同的戰略思路:“跟著淘寶的路走,就好比爬平緩但漫長的南坡,前面有行業老大不斷試錯,我們會非常平穩,但無法打造獨特的競爭優勢。”吳宵光認為,瞄準消費者體驗升級、利用騰訊在產品、技術、流量以及數據挖掘方面的優勢,“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就好比爬陡峭但更短的北坡,難度大,挑戰多,但只要實現了,就是一條快速崛起通道。”
事實上,自去年來收購易迅、投資好樂買、柯蘭鉆石等實現近300億元銷售收入后,騰訊重拾了“流量變現”的信心。易迅CEO卜廣齊說,騰訊控股易迅一年半以來,易迅的訂單量大幅增長了10倍。好樂買李樹斌也在接受采訪時稱,盡管目前QQ網購還只開通了廣東一個省的業務,但每天已經能為好樂買帶來超過1,000個新的訂單。據騰訊電商內部數據顯示,目前電商業務才只開發了騰訊自有社交網絡流量的十分之一,點擊率已超過10%,高于Facebook的水平。
雖然朋友間的推薦會帶來較高的轉換率,但是,“變現流量”真的會成為騰訊電商的“利器”嗎?虎嗅認為,說易行難!
1)首先,以流量推送促銷信息,造成銷量與促銷活動相關度太高,如何形成持續的粘性?
2)如何利用社交平臺推動電子商務,難道就只是推送促銷信息嗎?阿里一直在尋找買家與賣家之間更好的社交互動工具,騰訊找到了嗎?
3)最近,騰訊定向邀請300家商家入駐網購平臺,并且給予大量流量資源支撐。之前與好樂買的合作,騰訊僅開通了廣東的流量,好樂買向騰訊支付管理費用。但是,當商家逐漸增多時,騰訊如何平衡競品類的商家利益?說白了,服務平臺型商家的能力,騰訊仍然處于“學步期”。
4)近有百度與樂酷天合作失敗的案例,說實話,Facebook的電商業務也一直找不到北。原因是,SNS平臺像個酒吧,而不是商店。言下之意,大家都是到這來聊天會友的,沒人想著到這來買東西。
5)最后,誰能告訴虎嗅,社交商店的購物體驗與其它電商站點,有不同嗎?
推薦閱讀
微信下一步應該思考的問題是減肥或者塑身了。通訊工具、通知平臺、熟人社區、交友(也許你沒這么想但人們在這么用),承載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不做好塑身或適度減肥,原本這個簡單實用的小玩意兒會變的過份復雜,原本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01/12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