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網試圖抓住Groupon上市的火光,但鐘聲終未響起。
11月14日,原定拉手網在納斯達克上市敲鐘的日子,但是,鐘聲并沒有響起。其實,這事早些時候就有征兆,在拉手網原定上市的4天前,高原資本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涂鴻川忽然發了一條語焉不詳的:“拉手網取消IPO?華爾街投行說‘拉手不IPO了’。希望這不是真的,拉手的天使投資者是哥們。加油!”
不到3小時后,涂鴻川又再度發表微博稱投資人對Groupon上市后的低迷表現還是蠻失望的。但要知道,這時Groupon的股價僅是略微走低,但仍高出發行價不少,甚至還有評論家認為此時是Groupon的調整期。
出現這樣的質疑應該也在拉手網CEO的意料之中,要知道Groupon首次提交IPO是今年6月份,在歷經波折后,Groupon才在第三次IPO中成功。Groupon在中國的“小徒弟”上市遇到困難也在情理之中。
而Groupon在納斯達克頭幾天的表現還是給了吳波一些信心,或許隔岸觀火的國內網站也在這無盡的寒冬中看到了一絲溫暖。
涂鴻川的微博不幸變為了事實,拉手網赴美上市也宣告暫時擱淺。仿佛是做出回應一般,僅僅一周后,Groupon股價暴跌,在短短幾天之內,市值瘋狂縮水一半,讓那些曾經宣稱Groupon是最難做空的股評家大跌眼鏡。
Groupon、拉手網的招股說明書再次把團購網站最虛弱的一面展現給世人,曾經以充沛的現金流團購行業或許終將倒在盈利的前夜。
對于國內團購網站來說,就像是玻璃罐頭里的蒼蠅向外看,前途或許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沒有的。
Groupon撬開的窗
事情本來不是這樣的。
今年6月,公認的世界團購網站行業鼻祖Groupon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并且宣布公司將在納斯達克上市。這份文件,讓團購的擁躉徹底明白了為什么Groupon對接近6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說了“NO”,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估值超過后者開價的5倍。這個瘋狂的數字讓整個團購網站行業陷入奇妙的躁動,大筆的資金更加迅速地涌入這個行業。
這種全民瘋狂的現象在歷史上并不少見,悲哀的是,這種瘋狂的最終結局大多并不美妙。
這個文件看起來簡直像是Groupon為代表的團購網站行業向其他企業發出的宣戰書,似乎這個行業即將成為互聯網的趨勢。但最后,這份宣戰書將整個團購網站行業拖向了不歸路。
據Groupon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在2010年第一季度已出現虧損,而2010年全年的實際虧損額高達4.13億美元。這和梅森曾經對媒體表示的2010年全年盈利完全背道而馳。
團購低成本、高現金流的假面被徹底撕開,在此之前,人們從未懷疑過團購的盈利能力,唯一被質疑的只是低廉的收費能否帶來足夠優秀的服務。現在團購網站的盈利能力都開始被質疑,Groupon的模仿者們開始陷入恐慌,如雪崩一般的問題開始出現。恰巧在這個時間段,先于Groupon上市的糯米網(打包在人人公司內)財報也公諸于世:收入90萬美元,運營成本460萬美元。
到10月底準備路演時,Groupon的估值已從300億美元下跌到了100億美元。此時資本市場依然沒有良好的反饋消息,但或許吳波靈敏地嗅到了窗口透來的一絲微風。美國時間10月28日,拉手網正式提交IPO,并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代碼為“LASO”,擬融資1億美元。
正當拉手網的管理團隊在美國為上市奔忙時,Groupon終于上市成功,開盤價為28美元,這個數字比發行價上漲40%左右,最后收盤價超過26美元,融資額超過7億美元。按照開盤價計算,Groupon市值為177億美元,接近雅虎。
這也讓拉手網上市的前景被涂上一層亮色,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的聯合創始人胡琛就對本刊記者表示:“至少拉手網贏得了一次給美國資本市場講故事的機會,Groupon畢竟是第一個獨立上市的團購網站,并且收益還不錯。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講,這個故事是有想象空間的。”但胡琛同時也表示:“每一個企業都是獨立的,并不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借助Groupon上市這個微妙的窗口,中國的Groupon的概念可以讓投資者有更好的印象。能否取得成功,還是要看后期運營的狀態。”
華山一條路
雖然有Groupon這樣的先驅者,但對于中國網站來說,當前顯然不是一個最佳的上市窗口期。今年第三季度,只有土豆網一家中國企業成功在美IPO,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窗口幾乎已經完全關死。
去年開始的千團大戰中,拉手網因為強大的融資能力和瘋狂的擴張速度很快崛起,甚至被媒體認為已經將同類網站遠遠地甩在了身后。巧合的是,和Groupon拒絕谷歌收購邀約類似,拉手也曾經拒絕了Groupon的收購邀約。理由也驚人的相似,錢給的不夠。
上線于2010年3月18日的拉手網,并不是國內的第一家團購網站,卻是成長最快的團購網。4月22日,成立僅僅剛過一個月,拉手網便獲得泰山天使的投資,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投資的團購網站。
即使是多輪投資過后,吳波還是保持著低調簡樸的本色。但拉手網開始了瘋狂的燒錢,大手筆的代言人和投放,以及開設分站和招人的速度都讓人覺得可怕。這在團購網站的野蠻生長期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中國所有的團購網站中,拉手網每月的獨立用戶訪問量基本都是排名第一。
這也是吳波在路演時最驕傲的一點:“每天,我們的用戶可參加的團購活動達到1000個,我們在超過500個城市和城鎮提供服務。這些團購活動大部分為食品和娛樂、健康和美容,以及旅行和交際,對年輕的城市用戶來說具有吸引力。”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拉手網的注冊用戶數1680萬,其中活躍付費用戶數占比接近20%。
根據拉手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10年拉手網實現凈營收162萬美元,毛利率77.8%;2011年上半年,凈營收達5782萬元,去年同期的凈營收僅為2.4萬元,毛利率提升至89.4%。這個數字似乎看起來很美好,但卻根本經不起推敲。
在同一份申請中也清楚地顯示,僅在2010年上半年,拉手網就凈虧損超過400萬元,下半年這個數字擴大了10多倍將近5000萬元,而2011年上半年,瘋狂的拉手網把這個數字又擴大了將近10倍,總數字已經變成將近5億元,這個數字超過7000萬美元。要知道,在過去一年中,號稱中國團購網站融資之王的拉手網也不過僅僅融了1.6億美元,這筆看起來充沛的現金已經燒了將近一半,如果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燒下去,什么時候是個盡頭。根據該數據,拉手網每賺1元錢,就要虧損接近6.8元。
我們可以用一個更直觀的形象來說明拉手燒錢的速度,電商行業觀察家魯振旺發的一條微博:“拉手網燒錢真讓人心疼,每天燒掉246萬元現金,掙回28.7萬元現金(不到燒掉錢的零頭),每天凈燒錢217.3萬元現金,若換成百元大鈔,共計2.173萬張,約32.595公斤,若開始燒錢,燃起來的火焰足有3米高,煙霧彌漫數百米,若讓一小弟持續燒錢玩,3秒點燃一 張百元大鈔速度,拉手燒的錢可以晝夜不息,已經燒了一年。”
根據拉手網的招股書,截至2011年6月30日,拉手網擁有流動資產1.2812億美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1586億美元),非流動資產344萬美元,資產總額1.3156億美元。這或許可以解釋在中概股于資本市場表現糟糕的背景下,拉手為何會急于流血上市。如果保持上半年的虧損速度,拉手網現金流將不足維持一年的運營時間。
這樣的數字讓拉手網自己心里也沒什么底氣,以拉手網最高發行價15美元計算,融資額可達8000萬美元,實際上這個數字比拉手網第三輪的融資還低。
這說明燒錢巨虧、低毛利仍是中國團購網站難以擺脫的困境。在人人公司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糯米網第二季度總營收110萬美元,運營費用支出為560萬美元,虧損達450萬美元。
團購網是實實在在需要燒錢的行業,如果不是背靠資金,上市是唯一的求生之道。已獲三輪投資的拉手網顯然承受著投資者的壓力。吳波曾對外表示,鑒于未來行業競爭的白熱化,兩年內他不會去看盈利,而要將重點放在用戶體驗上。但投資者畢竟是趨利的,他們有沒有這個耐心倒很難說。而對一個僅僅發展一年半的企業來講,要保障這么大的盤子有效運轉并非易事。
去年團購網站行業陷入白刃戰,團購網站為了挽留優質商戶,甚至愿意貼錢給商家做團購,拉手網也采用了這種措施。而這還是小投入,包銷制的出現才給團購網站帶來滅頂之災。和原來的用戶先打款至團購網站,團購網站審核后再打款給商家的傳統團購模式不同,包銷模式是團購網站先打款給商家,這也讓本來擁有充沛現金流的團購網站把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另外,拉手網的流動資產僅1.2812億美元。如果保持上半年的虧損速度,拉手網的現金將不足維持一年的運營時間。如果無法拿到新的融資,資金鏈遲早會斷裂。在這種時候,上市無異于救命稻草。如果拉手網上市成功,不僅能極大地緩解投資者帶來的壓力,還能為其他對手的融資設置足夠的門檻。
而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發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團購消費觀察報告》顯示,目前已有754家團購網站無法打開或者轉型,其中超過一個月沒有更新的網站達9%,另有5%的網站以改版、內部調整等理由關閉了團購業務。
團購路途
代表幸福的鐘聲最終沒有響起。時至今日,拉手依然沒有正式對外承認上市失敗,但原定的上市日期早已過去。諷刺的是Groupon股價也開始一路狂跌,從最高市值177億美元幾乎腰斬一半,已接近原定的100億美元的估值。
而中國團購網站的首次海外征程看起來前路渺茫,而關于其取消IPO的原因既有財務問題又有競爭對手“惡意舉報”等多種說法,甚至和最初的Groupon一樣,有消息稱拉手網需要澄清部分會計問題。
另外,拉手至今未獲得“拉手”和“拉手團購”的商標;巨額虧損;央視曝光的篡改后臺數據、虛報經營資質、虛標購買人數;公司CFO張檢曾擔任在美上市公司多元印刷的審計委員會主席和獨立董事,多元印刷被摘牌后曾遭遇集體訴訟——這些被認為可能是拉手成功上市的“攔路虎”。
據某團購網站離職員工介紹,他們的站點在今年年初開站,業績在同類城市中還算不錯,但也一直沒有盈利。而近期總部更是做出了撤站的決定,只對員工補償半個月的底薪700元。
這只是目前團購網站的一個縮影,和從去年年末延續到今年上半年的瘋狂擴張不同,資金的壓力和資本市場的冷清讓團購網站紛紛選擇了扎緊籬笆過冬的策略。
和24券比起來,拉手網IPO擱淺已經算是幸運的結果。由麻省理工學院碩士杜一楠創立的24券看起來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大量撤掉收支不平衡的分站并且很多分站未完成商戶結算讓外界認為24券的資金鏈已經斷裂。
在11月初,24券甚至將部分員工的部分工資改成以24券網站儲值現金形式發放,有員工無奈地向記者感慨,我們也算是“被團購”了一把。有消息甚至稱目前排名前五的團購網站尚未同商家結算的資金高達5000萬元規模,一旦資金鏈斷裂,將給整個行業帶來不可預知的惡果。
不過,胡琛認為,團購本身仍然是消費者和本地商戶的剛性需求,去除野蠻生長引發的虛火泡沫和惡性競爭后,其商業價值也會逐漸夯實,小站倒閉后的市場空間被大站立刻補上,全國團購網站的整合趨勢越發明顯。
曾經以全場免運費的京東商城也宣布要收運費了,依靠投資生存的整個電商行業都感到了一絲涼意。而樂淘網CEO畢勝更是在近期做了一個關于“電商騙局“的演講,在這個演講中畢勝尖銳地指出目前行業的繁榮,其實就是嚴重的賠本賺吆喝,而一個生意要想成功,最終要回歸生意的本質,也就是賺錢。
而近期瘋狂涌入電子商務領域的熱錢讓這些大佬們似乎都忘記了這一基本事實。看看這些瘋狂的光棍節以及三大電商的各種促銷活動,都有豐厚資本撐腰的電商已經把燒錢當成生活的必需品,而從炒作概念、融資、巨額廣告到上市圈錢甚至已經成為了大多數還沒有探索清楚如何盈利的電商企業的想法。
然而,美團網CEO王興有不同得看法。“Groupon上市意味著團購這一模式是可以成功的,在短短3年內,Groupon從0做到120億美元是非常成功的。Ebay開啟了C2C的時代,Amazon開啟了B2C的時代,Groupon上市開啟的是O2O的時代。”
而滿座網CEO馮曉海也表示,拉手上市成功與否對于滿座網一點影響都沒有。“Groupon上市的前前后后已經證明了團購的價值,中國的本地服務互聯網化還處在發展初期,有太多的基礎建設需要我們去做。”他說。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拉手網:抓住Groupon上市火光 但鐘聲終未響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215/1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