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廣電總局對過去兩年各電視臺播出比例最高的宮廷、穿越和諜戰、警匪題材的電視劇提出要加強管理,其中歷史題材電視劇一定不能損益篡改歷史,同時要大力扶植少兒、農村、少數民族等題材,2013年播出占比為15%。
對此上海文廣影視劇中心有關人士表示,《潛伏》、《宮》等諜戰、穿越電視劇的收視率的確很高,但隨后一窩蜂類似題材的投資卻產生了大量過剩的電視劇,這次廣電總局新的管理規定將改變這種趨勢。
據統計,2010年古代題材電視劇的制作比例高達37%。
第三道令
繼娛樂節目限制令、電視劇廣告插播禁令之后,廣電總局針對電視劇題材的《省級衛視電視劇播出管理意見》12月底將正式頒布。
廣電總局傳媒機構管理司有關人士12月15日向本報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還告訴本報記者,“其實在此之前廣電總局在審批中開始向現實題材電視劇進行傾斜。”
記者從廣電總局官方網站上了解到,廣電總局關于2011年前三季度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頒發情況統計結果的通告顯示,第三季度全國各類電視劇制作機構共計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98部3054集,現實題材劇目共計57部1717集,分別占總比例的58.16%、56.22%。
而廣電總局最新的通告則顯示,今年1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申報公示的劇目共123部3941集,同意公示的劇目共71部2321集,其中當代題材33部1002集,分別占公示總數的46.48%和43.17%,而古代題材只有8部288集,分別占公示總數的11.27%和12.41%。
而11月因為內容問題被擱置公示的52部電視劇中有超過20部是古代題材電視劇,特別是穿越和宮廷劇。
此外,對于電視劇制作機構的年度考核細則近日也正式公布,其中提到明年3月前要完成電視劇制作機構2011年審核,對存在嚴重違規,沒有制作經營業績,股東中有境外機構或人員的機構將給予“不合格”評級,嚴重的將取消節目制作許可證,2012年考核中也將增加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制作比例的指標。
不過廣電總局也看到之前現實題材電視劇制作比例過低,2012年要達到40%的播出比例很難,所以在具體規定中提到了“2013年實施”,這意味著省級衛視之前已經采購的歷史題材電視劇2012年將獲得播出的緩沖。
電視劇市場或洗牌
廣電行業專家、視訊中國副總經理包冉告訴本報記者,這次規定主要針對省級衛視,而北京衛視、上海衛視是這次廣電總局樹立的標桿,而現有的穿越、宮廷劇的市場將進一步下沉到其他電視頻道,而市縣級電視臺的購買能力肯定無法與財大氣粗的省級衛視和視頻網站相比。
原本已經嚴重過剩的電視劇市場可能出現進一步的過剩。
本報記者從廣電總局了解到,2010年全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436部14685集,中國由此躍居世界電視劇生產第一大國。然而,真正能在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僅8000集左右。相關資料顯示,去年我國投入到電視劇上的資金達63億多元,但創造的產值不足17億元。
據悉,2011年全國電視劇制造劇集數量將超過1.7萬集,但是電視臺的電視劇播出時間并沒有相應的調整和增加。包冉認為:“之前廣電總局的限娛令就是為了讓電視臺為電視劇播出騰出更多的時段,來結束電視劇過剩的問題。”
然而限娛令并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因為廣電總局剛剛出臺的電視劇廣告插播的禁令讓電視劇廣告收入可能出現下降,這也讓各電視臺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深圳廣電集團節目中心有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對于電視臺來說,電視劇禁令插播廣告,而電視劇題材也受到限制,這樣電視劇的收視率和廣告收入都可能出現下降。”
而對于電視劇制作機構來說,除了電視臺針對自身需求的自制劇外,其他民營制作機構都獲得了大量來自系統外的投資,華誼兄弟、海潤影視還完成了上市融資,在資金的推動下其追逐熱門題材的屬性是不可改變的,而現在資本沖動遇到了廣電總局的題材調控,雙方的矛盾自然將產生。
包冉認為,在大量電視劇閑置的情況下,限制題材、限制娛樂節目將部分改變電視劇過剩的問題,而隨著電視劇投資的降溫,其行業也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自我調整。“其實電視劇制作公司還應該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外再開辟新的成本回收渠道,互聯網電視、IPTV或許是成為新的渠道。”
<推薦閱讀
125億票房博弈:影業擬立法“強監管”>>>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216/1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