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李開復和他的創新工場最近陷入一場“占大股”風波,不過,李開復迅速利用個人微博澄清。李開復指出,如今創新工場50個項目平均占股為17.6%,并不存在“占大股”,創業者仍是企業的主人。
最近創新工場完成新一輪募資1.48億美元,并通過美國證交會(SEC)披露,也讓外界疑惑不解,對此,李開復解釋說,創新工場并沒有發布融資消息,只是由于LP中有美國投資者,所以根據規定,創新工場需要向SEC做必要的備案。
李開復
外界可能對創新工場羨慕嫉妒恨
相比其他的投資模式,創新工場除自己投資外,還向創業者提供場地、招聘、培訓、前期融資等方面的服務,外界有種誤解是,在中國的互聯網江湖中,創新工場這種模式占股比例高,但會使得創業企業學不到商戰知識,并且越長大越危險,甚至面臨巨頭絞殺。
網易CEO丁磊最近也公開調侃,稱創新工場不如網易,“我們除了錢之外還有管理經驗、用戶群,而且他們老大也沒有創業經驗”,暗指李開復只有職業經理人經驗,投資項目難成功。
對此,李開復在微博上溫和回應“共勉”,稱讓事實說話,創新工場最初幾個項目包括豌豆莢、點心、友盟、布丁、應用匯等項目都做得很出色。它們能快速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領跑者,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創新工場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例如招聘方面提供了50萬封簡歷的簡歷庫。
李開復稱,創新工場的模式并非是說如同保姆一樣,替創業者包辦一切,而是讓創業者少走彎路,一切事情還得創業者去學習和主導。在創新工場模式下創業者從第一天就是企業主人。
此外,創新工場選擇的創業者也并非等閑之輩,這些創業者如點點網CEO許朝軍、點心CEO張磊、應用匯CEO羅川等,均來自行業知名企業,非常有經驗,平均年齡33歲左右,所以創業者肯定能經受住“畢業后”的野蠻生長。
如果沒有創新工場,一位創業者前12個月可能有一半時間消耗在非產品事務,創新工場的價值就在于幫助省卻掉一半時間。創新工場在招聘、法律規范和公司文化搭建方面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幫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更快把產品做出來,同時幫創業者做更好的領導者,而不是成為溫室花朵,出去以后無法生長。”
“當一個VC把真金白銀用更高的價錢接手我們孵化的項目,當50萬工程師來我們這里尋找工作的機會,當硅谷教父來尋找我們投資……這些都能佐證我們的正面影響力。”
李開復稱,如果誰有很棒的項目,不選擇創新工場,卻跑到別的地方,或者工程師說愿意去任何VC投的項目而不參加創新工場的項目,這些會讓創新工場擔心。“如果外界只是有些人對創新工場的一種羨慕嫉妒恨,我們不會太在意。”
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進入新階段
相比去年創業熱潮,李開復坦言,現在創業者數量較去年最高峰有所下降,一些內心不夠強大的創業者看到中國概念股股價下降,上市窗口關閉后畏縮下來。“人人都會看報紙,看看誰的股票降多少,確實會打擊一些熱情,這不見得是壞事,被新聞影響的創業者,其實內心不是最強大,也許他們不該創業。”
李開復認為,真正很能干的創業者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受到挫折。“我們看到的創業者,見的創業者要比去年高峰下降一些,但也沒有下降那么多。”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知乎已經從最初用來獲取新知識的網站逐漸變成了一個無聊時打發時間的網站,這一方面折射出知乎目前的困境,同時可能也意味著知乎的新機會。 問答類社交網站知乎正在經歷著一段難熬的時光,據Alexa統計數據,網站的流>>>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