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圣何塞信使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社交媒體曾經是硅谷最熱門的領域,但如今卻備受投資者質疑。不過,在多數專家看來,該行業不會就此終結,只是在經歷成長的煩惱。
以下為文章全文:
光環褪色
直到最近,社交媒體都是硅谷最熱門的領域。但如今,它卻遭到投資者的冷遇、分析師的看衰、粉絲們的批評。
不過,專家認為,盡管社交網絡公司的光環已經褪色,這個行業卻并未崩潰。十多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期間,很多沒有利潤、收入匱乏的公司享受著超高的估值。不同的是,當下的很多社交媒體公司已經實現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而且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娛樂、通訊方式。
“事實上,他們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市場研究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總裁蒂姆·巴加林(Tim Bajarin)說。
很多社交媒體公司曾經以文化改革者的身份亮相互聯網。但如今,其中的一些企業卻遭到華爾街的打壓。
Facebook和Zynga的表現令投資者失望。與此同時,Twitter也為了維護奧運合作伙伴NBC的利益,而關閉了一位英國記者的賬號。雖然已經恢復該賬號,但Twitter還是遭遇了一場公關危機。一些廣告主甚至開始懷疑,社交網絡是否適合投放廣告。
不過,多數分析師還是認為,未來并不暗淡。
“Facebook仍在創新。”網絡營銷公司Didit聯合創始人凱文·李(Kevin Lee)說,“只要他們仍能吸引眼球,并以合理水平獲取現金流,便仍是一家偉大的企業。只要用戶不減,便有很多回旋余地。”
耐心漸失
不過,投資者卻逐漸失去耐心。Facebook今年5月上市時的市值達到創紀錄的1040億美元,但如今卻慘遭腰斬。“結論已經有了:Facebook不是‘谷歌第二’,也成不了‘谷歌第二’。”IDC分析師卡斯滕·韋德(Karsten Weide)在Facebook上周發布財報后說。
社交媒體公司Zynga、Pandora和Groupon目前的股價也都遠低于發行價。
Zynga和Facebook甚至遭到投資者起訴。在Zynga的案例中,該公司高管和早期投資者被控明知公司經營狀況不佳,仍在下調盈利預期前出售數百萬股股票。Facebook及其合作投行則被控有選擇地向部分華爾街分析師披露信息,以此誤導投資者。
投資公司Altimeter Group分析師麗貝卡·勒布(Rebecca Lieb)表示,社交媒體的問題主要源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Facebook的光環以及38美元的發行價,導致市場形成了不切實際的預期。
“Twitter和Facebook這樣的公司,正在從志向高遠的車庫企業,變成由大牌風投支持,且擁有NBC這樣的合作伙伴的大型上市公司。”勒布說,“他們正面臨更多關注。”
商業模式
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仍在提煉商業模式。“按照Facebook和Zynga的規模和用戶來看,這些企業尚未開發出大規模的創收模式,也沒有實現他們期望的利潤。”她說,“全世界七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Facebook,使之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媒介。從沒有一張報紙、一個網絡擁有過10億用戶。”
但凱文·李表示,盡管Facebook觸角廣泛,卻未能令取悅所有廣告主。提供節食產品和約會服務的企業,由于具備直接反饋的特性而在社交網絡上取得了成功,因為該網站的很多用戶都對這類廣告持開放態度。然而其他服務和產品的廣告卻表現不佳。
Facebook使用該網站與親友互動,因此他們發布的內容都很私人化,而且能夠引發用戶的極高興趣。但這恰恰是品牌廣告主的不滿之處:他們認為,Facebook用戶完全沉浸在自己所閱讀的內容中,對品牌廣告視而不見。
為了緩解這一擔憂,Facebook推出了“贊助消息”(sponsored stories)功能,可以將好友對某家公司或某款產品的關注信息顯示到用戶的信息流中。然而,此舉卻遭到了隱私保護者的批評,甚至引發了訴訟。Facebook最終和解了訴訟,同意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信息控制權。根據法庭文件,倘若用戶屏蔽這類消息,Facebook最多將減少1.03億美元的收入。
業績不一
Zynga上周發布的業績遠低于市場預測,同時還下調了全年業績預期。Zynga的游戲為Facebook貢獻了相當比例的收入,但Facebook最近剛剛推出了全新的App Center,希望幫助用戶尋找其他開發商提供的游戲和應用,從而分散收入來源。
與此同時,有報道稱,作為Zynga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COO約翰·沙伯特(John Schappert)將不再負責游戲業務。
但社交媒體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涵蓋很多不同類型的企業,并非所有領域都令投資者失望。本周早些時候,消費點評網站Yelp發布了強勁的業績,由此給整個社交媒體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Yelp 2012財年第二財季實現收入3270萬美元,同比增長67%,但該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
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同樣贏得了華爾街的喝彩,其第二財季收入同比增長89%,輕松超出分析師預期。
“在東海岸,華爾街都在關注該股昨天表現如何,今天走勢怎樣。”光速創投管理合伙人杰里米·劉(Jeremy Liew)說,“他們只關心股價。”他認為,這種觀念與硅谷有著本質不同。
“不能僅憑股價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他說,“他們是否為愿意付費的人開發了產品?是否創造了就業?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推薦閱讀
前路在何方?此刻,華視傳媒或許正一籌莫展。運營模式不同,行業差距也逐漸顯現。同時,面臨退市風險,華視傳媒正遭遇空前的危機。還有各種各樣的困擾:官司敗訴、退市通牒,股票暴跌,市值縮水。這一切都令華視傳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社交媒體成長煩惱:商業模式遭投資者質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2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