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黛)在電商叢林中,亞馬遜中國一直低調前行,不打價格戰,不使出各種手段。然而,亞馬遜中國也被認為太傻太天真。在中國激烈的電商市場上,亞馬遜中國的不作為無疑是慢性自殺。
亞馬遜中國的前身是卓越網,卓越網是中國第一批電子商務網站,成立于2000年,創辦人是如今炙手可熱的天使投資人雷軍。2004年,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收購卓越網。此后,卓越網即改名卓越亞馬遜,2011年10月又改名為亞馬遜中國。
亞馬遜中國尚未爆發 缺乏對本土市場的了解
投資者報指出,2010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是102億,2011年銷售額接近300億,京東連續7年保持200%的增長。更可怕的是淘寶系,2012年雙十一促銷下,1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剛剛宣布,其雙十一促銷的支付寶總銷售額191億,同比增260%,其中天貓為132億,淘寶為59億。
可以比較的是,2010年的交易額為30億元,2011年亞馬遜中國的交易額為60億元,目前位列中國B2C市場第三的位置。
亞馬遜前高管曾這樣表述過亞馬遜的中國定位,亞馬遜在中國是長跑策略,先跟跑,最后沖刺。不做第一,但不能在前三強之外。
背靠美國亞馬遜,不缺錢,不缺技術,不缺運營,2004年就開始在中國市場耕耘,按理說早就是中國第一了。放在全球,亞馬遜基本都是所在國家的電商第一名,惟獨在中國市場,只是位居三四名。更重要的是,后起的對手如京東、蘇寧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增長率上都遠遠地把亞馬遜甩在后面,就連騰訊電商也窮追猛打。
跟對手比起來,亞馬遜從來不缺耐力,它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長跑者,但這個“長跑者”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爆發力。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指出,“只能說亞馬遜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企業,不追求規模,它最大的缺陷是,不是用創業家的精神去做事,像京東之類的有極其強烈的目標要做到前兩名,它不具備這樣的野心,如果增長70%到80%,它本身就很滿足了。”
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楊吉慶認為,亞馬遜雖然缺少對中國市場的理解,但是絕對不缺雄心和斗志。作為本土電商大戰的旁觀者,亞馬遜定會了解并學到很多。鶴蚌相爭,外人得利,或許時機未到。
推薦閱讀
10年前,當亞馬遜CEO貝佐斯(JeffBezos)得到消息,知道Google決定掃描并數字化目錄時,競爭的種子就已經埋下。 12月24日消息,10年前,當亞馬遜CEO貝佐斯(JeffBezos)得到消息,知道Google決定掃描并數字化目錄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中國尚未爆發 缺乏對本土市場的了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