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蘇黛)12月21日消息,昨天,媒體報道稱,分眾傳媒私有化交易達成。由于擔憂財務狀況遭質疑而壓低公司市值,眾多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紛紛計劃退出美國市場,分眾傳媒只是其中一員。
據美國投行羅仕證券今年年初的統計顯示,在2011年間,共有22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宣布完成了私有化退市。該機構預計,私有化交易在2012年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有更多的公司將宣布私有化交易計劃。這一年即將過去,果真如羅仕證券預測的那樣。
盤點海外上市私有化企業:盛大網絡和分眾等
在過去的2年時間里,私募基金公司已經使數家中國公司退市,包括盛大網絡、阿里巴巴B2B公司、分眾傳媒、亞信聯創科技等企業。
盛大網絡
去年10月17日,盛大網絡宣稱,CEO陳天橋的家族擬推動私有化退市。盛大互動娛樂CEO兼董事會主席陳天橋及其妻雒芊芊、胞弟陳大年(盛大COO)提出,以每股41.35美元收購在美發行的美國存托股份,該價格較消息公布時公司股價高出24%。
2月14日,盛大網絡私有化門檻終于跨過,公司特別股東大會多數股東投票贊成、批準了CEO陳天橋擬23億美元收購盛大在美發行股份的提議,這也讓歷時4個月的盛大私有化一事終于塵埃落定,而陳天橋成了中國互聯網業自創公司在美資本市場上私有化退市第一人。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表示,盛大網絡私有化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盛大在網絡上市后業績表現平平,這使股東利潤少,公司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私有化后的盛大在公司決策上能夠較快達到統一,因而在企業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將更為靈活、多變,有利于企業適應未來的市場變化,并加快其在全業態布局戰略的實現。
對于盛大未來的發展,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夢子表示,在整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大環境還不是很好的情況下,盛大的布局短時間內難實現全面盈利。
阿里巴巴B2B
今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私有化”其B2B業務,即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回購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的股票,總價值近190億港元。這一回購價與阿里巴巴網絡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持平。至5月25日,該“私有化”計劃在阿里巴巴網絡股東大會以5.89億股數,占整體95.46%的贊成票通過。6月8日,阿里巴巴網絡股票正式停止交易。緊隨其后,阿里巴巴公司注冊地開曼群島大法院于6月15日批準公司 “私有化”計劃。港交所則以計劃生效為前提,批準撤銷阿里巴巴網絡在港交所上市地位。
6月20日,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正式從港交所退市。此前,阿里巴巴主席兼CEO馬云曾公開表示,阿里巴巴預期將在5年內整體上市,外界普遍認為,此次B2B私有化退市,掃清了阿里巴巴整體上市的最后“障礙”。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已是江河日下,尤其自2008年爆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洲多國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制造業、加工業大幅收縮消費市場長期萎靡不振,B2B業務也受到牽連。如果現在再不對原有的B2B模式進行大刀闊斧試的轉型和改革,則勢必在電子商務新形勢下被淘汰出局。
正望咨詢總裁兼首席分析師呂伯望表示,阿里巴巴B2B公司作為獨立上市公司,未來可以操作的空間有限,而且由于是上市公司,受投資人關注、資產重組方面會遭遇外界質疑,這也使得B2B公司這幾年錯過了阿里集團旗下幾次重要調整。因此,如今通過私有化操作,讓企業的決策更加富有靈活性。公司不必再為完成每個季度的業績指標疲于奔命,而可以梳理旗下的資本布局,集中優勢資源,打造阿里與淘寶之間的B2C,擺脫股市和公眾的壓力,實現馬云設想的“onecompany”大阿里戰略。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褚橙進京》,寫了85歲褚時健汗衫上的泥點、嫁接電商、新農業模式……該媒體官方微博發了文章后被轉發7000多次。轉發的人包括王石:“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盤點海外上市私有化企業:盛大網絡和分眾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