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淇)今天就是12月12日,“雙十二”網購的戰幕已悄然拉開。我們來看下淘寶的動作有哪些:
據IT商業新聞網了解,淘寶推出的新花樣“CatchMe”,用戶可以通過晃動手中的iPhone,用鏡頭面前出現的昆蟲網捕捉屏幕上飛出的蝴蝶,便有機會抓住淘寶網專門為本次“雙12”年終大促放出的上百萬個紅包與店家優惠券。
“CatchMe專門針對手機淘寶,為的是抓住智能手機用戶這群高端買家。”阿里巴巴集團市場部總監黃超介紹說。
雙十二網購戰幕拉開
據悉,在剛剛過去的“雙11”中,手機淘寶為“天貓+集市”的191億成交額貢獻了9.4億。2012年第二季度的數據顯示,本季度通過移動終端實現的成交額同比劇增683%。而2012年6月的數據則表明,來自淘寶IOS客戶端的成交份額占到了移動成交總量的80%。
黃超表示,移動拉動O2O,未來移動互聯上的電商將是趨勢所在。
據了解,手機淘寶的客戶端預裝量在APP中國區生活類中排名第三,覆蓋70%以上的IOS用戶群。這種線上消費習慣的遷移正在成為智能手機大潮興起后的全球大勢。
黃超指出,“CatchMe”是淘寶打通O2O線上線下的中間產品,利用LBS、圖像識別、增強現實技術來進行線下各種營銷活動。
“目前在雙12中已經有600萬商家與此功能進行合作。”黃超對記者說,并不排除在雙12之后淘寶將在當前功能基礎上打通與線下商家的合作,實現電子商務的O2O的可能性。
但是淘寶的偉大計劃并不能保證所有消費者的利益不被侵犯,仍然有好多的消費者被欺騙:
貴州的劉先生11月11日搜到一家“大減價”的網店,里面二三十元的衣物比比皆是,質量看上去還不錯,店家稱自己在寧波桑田路有實體店,正在“清貨”。
“這回撿到大便宜了。”劉先生一邊偷笑一變快速瀏覽各種“寶貝”,挑挑揀揀,衣服皮帶加在一起,選了近20件,到購物車結賬,才500元。店家承諾,第二天保證發貨,第三天就能收到。
劉先生高興地等了兩天,11月13日,他接到賣家電話,表示貨已送到貴州,但要繼續匯款1500元才能去取。
劉先生跑到店家所說的地方,卻連鬼影子都沒看到,會不會被騙了?他連忙向工商部門投訴。江東寧東工商所按照劉先生描述的地址,在桑田路上找到了一家服裝店,但這家店的老板并沒有開設網店,也從來沒有在網上進行過交易。
經過調查發現,劉先生交易的網店是溫州的,有人冒用寧波實體店地址行騙。
劉先生遭遇了網絡騙子,工商部門只能建議他盡快報案。
像劉先生這樣的網購被騙的例子還很多,為了讓消費者遠離“被坑”,工商部門緊急支招:
第一,在網購前,要列好清單、做好預算,多比較,理性消費。
第二,不能盲目相信店家幾個“星鉆”、幾頂“皇冠”,多看買家的評語,在購物時要多與客服交流,并將聊天記錄等內容截圖留存,萬一發生糾紛,可做投訴依據。
第三,不要輕信“吐血賤賣”等促銷廣告。
第四,設置高安全級別的密碼,使用支付寶擔保交易,不點擊賣家通過QQ、電郵等方式發送的網址和文件,以免進入釣魚網站。
第五,收貨時認真清點,支付寶有延遲支付功能,如果沒有按期到貨,或物品有問題,可以要求修改自動支付時間,以保障權益。
推薦閱讀
目前各B2C電商之間的相互滲透已成常態。B2C今年市場增速預計將超過100%,到2015年將超過C2C的交易總規模,在此期間B2C電商間的廝殺將升級。 IT互聯網行業紛紛擾擾又一年,為了回顧過去,更為了展望未來,本刊將陸續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