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已經讓所有人看到了網絡對于文學的巨大魔力。時至今日,網絡和文學的關系已經遠遠超出載體與內容的關系,龐大而又豐富的網絡原創文學正如一條大河的源頭,流淌出一條帶著鮮明網絡烙印的文學產業鏈條。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在短短四年間,見證了網絡文學從松散的小作坊發展為成熟的產業鏈。也是在他的推動下,網絡文學實現流水線作業,打通了出版、影視、游戲、動漫等多個環節。
從此,文學作品從想象變成字符,再變成熒幕上明星的演繹,進而演變成想像力絢爛的游戲,甚至變幻為靈感汪洋恣肆的動漫以及成千上萬種衍生品……文學內容的“一魚多吃”變得順理成章,這儼然引發了一場產業革命,顛覆傳統,影響著未來10年、20年后的產業格局。
侯小強在今天回首自己四年前的選擇時,或許很慶幸,自己或有意或無意進入網絡文學行業的選擇,能夠給自己、給整個網絡文學行業帶來如此大的變化。回顧自己的十年,侯小強感謝這個時代,慶幸自己的選擇。
網絡文學產業真正的轉折點在2008年,標志性的事件是盛大文學的成立。侯小強也在這個節點上成為盛大文學的掌門人,從此開始一年一個階梯,帶領盛大文學打造出一條網絡文學的產業鏈條,讓原本只用來消遣的網絡小說產生巨大經濟價值。他最大的心愿是把網絡文學這盤土豆加工成薯條,銷售給更多的“消費者”。
初識網絡文學的價值
“當時起點中文網品牌還不如現在這么響當當,但我發現身邊好幾個朋友在上面看書。有一次我在百度搜索看到第一名的文學作品竟然是《小兵傳奇》這樣的網絡文學小說。我當時就很好奇,也很詫異,網絡文學能有這么大的魔力和市場嗎?”
2008年,在新浪已經工作整整七年的侯小強正處于職業生涯高峰,因為對于新浪博客的大力貢獻,這位新浪網副總編輯成為了當時最耀眼的“產業明星”。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他將繼續如此“順風順水”地發展下去時,這位年輕的副總編輯卻將眼光投向一個熟悉又陌生的領域——網絡文學。
如果讓時間退回2001年,我們或許能夠更為清晰地看到網絡文學的發展軌跡。當時的侯小強,只是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大學生,他熱愛宗教、哲學,信奉理想主義和直覺主義。當年8月,他興致勃勃地加入新浪,成為一名不起眼的網絡編輯。就在他入職3個月后,國內著名網絡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的前身“玄幻文學協會”也在一批熱血青年的發起下正式成立,立志創造一個全新的天地。
在侯小強入職新浪大半年后,玄幻文學協會經歷了一輪震蕩,正式更名為起點中文網,并于2002年5月推出第一版網站,開始試運行;2003年10月,起點中文網正式建立完善的VIP體系,啟動VIP計劃,嘗試收費閱讀;2004年9月起點中文網被盛大網絡收購;2005年起點中文網簽約作品稿酬發放突破100萬元;隨后,起點中文網不斷發展,成為當時最大的網絡原創文學網站……
在入職后的幾年里,侯小強和網絡文學的發展似乎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 直到2008年前后,已經功成名就的侯小強,第一次開始關注到這個新崛起的行業。
“當時起點中文網品牌還不如現在這么響當當,但我發現身邊好幾個朋友在上面看書。有一次我在百度搜索看到第一名的文學作品竟然是《小兵傳奇》這樣的網絡文學小說。我當時就很好奇,也很詫異,網絡文學能有這么大的魔力和市場嗎?” 侯小強很疑惑。
實際上,網絡文學的確開始顯現自己強大的魔力。2006年,網絡文學作品《鬼吹燈》人氣飆升,年底登陸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年被引入日本、韓國市場,同年被改編成電影和網絡游戲。2008年,作者天下霸唱入選《福布斯2008中國名人榜》,成為網絡作家入選該排行榜第一人。
而從2003年起,起點中文網開始閱讀收費,標準為0.02元/1000字。看似毫不起眼的2分錢,卻能夠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很多此前默默無聞,甚至在現實中與文學掛不上邊的人,開始借助網絡一夜成名,月入萬元不再是神話,百萬、千萬級收入的網絡文學作家比比皆是。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法院維持麥考林勝訴的原判。同時法院還判決麥考林有權向原告索賠審理相關費用。這意味著,從登陸納斯達克之初便遭此狙擊的麥考林終于扳回這局,此次勝訴或讓近兩年來頻遭做空的中概股信任危機得以緩解。 作為中國首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盛大文學侯小強:網絡文學得內容者得天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