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Color在官網張貼公告,“我們希望用戶能喜歡視頻實時分享功能。很遺憾,2012年12月31日后Color將不再提供服務。”
據Techcrunch報道,Color的部分核心資產已經被蘋果以7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Color的20多名工程師將加盟蘋果公司。Color這個曾經被譽為“革命性社交應用”的APP從備受熱捧到最終幻滅,只用了21個月,成為硅谷近年來最大的移動互聯網泡沫。
創立
Color可謂含著金湯匙出世,剛剛創立便獲得4100萬美元融資,其中紅杉資本2500萬美元、貝恩資本9百萬美元、硅谷銀行的風險貸款700萬美元。融資之后對Color的估值達到1.67億美元。
幾位創始人也都有著極好的背景。其中,Bill Nguyen曾經創立音樂分享服務Lala.com,之后被蘋果以800萬美元收購。另一名創始人Peter Pham曾經創立金融服務工具BillShrink。產品負責人DJ Patil則是Lindedin的首席科學家。
在投入上,Color也一點也不含糊,僅購買color.com域名就花費了35萬美元。這已經相當于幾家創業公司的啟動資金。
Color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款移動圖片應用,無需用戶名和密碼,用戶打開之后就可以發布照片、查看附近用戶發布的照片、進行“贊”或者評論,也可以加入附近的人創建的群組。
為了更好的宣傳,Color還創造了一個新詞“彈性社交網絡”。所謂的彈性,意思是,Color會根據環境的燈光強弱、距離、朝向、速度甚至聲音將用戶自動分入不同的小組。例如,附近有三個用戶,兩個人在屋里,一個人在屋外,那么屋內的兩個人將自動成為一個群組。
幻滅
Color的開發團隊當時在正式發布后表示,希望這款軟件的移動特性能夠創造一種與眾不同的“后PC時代”社交網絡。Bill Nguyen強調,后PC時代是一個巨大的根本性變革,用戶需要實時分享越來越多的信息,Color將在PC之外的社交通訊領域與Facebook一決高下。
紅杉資本曾經這樣評價Color:“硅谷每10年就會出現1~2個改變世界的公司。Color就是其中之一。”據紅杉合伙人Doug Leone披露,紅杉是在Color正式發布前幾天才得以投資Color,“能夠投資他們,我們感到非常興奮。”
充分的市場宣傳,讓Color成為備受期待的APP,無數網友等待這個“革命性的”產品發布。但是在2011年3月24日正式發布后,卻迅速遭遇了滑鐵盧。很多用戶進入Color后被搞的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怎么使用,而且Color也沒有提供任何新手指引。
無數用戶在App Store的評論中憤怒的大罵Color“坑爹”,甚至常常閃退,不能正常運行。在發布后的幾天中,超過60%的用戶給了Color一分的最低評價。
隨后Color又爆出團隊不和的傳聞。一名員工甚至將創始人Bill Nguyen告上法庭,稱Bill經常恐嚇、騷擾和懲罰員工,甚至多次用暴力手段對待他的兒子。
經驗
科技博客PandoDaily總編Sarah Lacy評價說,當下創業理念上的領先已經不是很明顯的優勢了,擁有成功的產品、穩定的用戶群和極具潛力的增長前景,商業化才會成功。“沒有優秀的產品,一個偉大的抱負最終只是一個幻象。”
“Color的問題在于因為過度自信,在太多層面同時想與眾不同。”豆瓣創始人楊勃在創新工場一次分享會上如此評價Color。他舉例說:
Color在市場和公司層面想做Next Big Thing, 所以豪華式啟動;在產品層面想做全世界最大的用戶移動數據收發挖掘器;在功能層面想做第一個規模化的臨時性移動社交網絡;在設計層面想顛覆現行的UI/UE習慣。
楊勃說:“如果每個層面勝算的幾率是50%, 最后乘起來成功率只有6.25%。所以能成功倒是奇跡了。關鍵問題是‘同時’。如果確保最核心的創新在其中一個層面已經成功,再去顛覆別的東西,會好一些。”
在他看來,“用戶至少需要在產品、功能、設計三個之中至少一個層面上能夠參照他已經熟悉的東西來理解一個新的產品。全都顛覆了,用戶沒有參照物,會沒有信心來弄懂這個東西。”
推薦閱讀
事實上,研究出垂直電商+社交的“配方”,我買網當然不是首例。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者們慢慢忘了自己究竟是社區,還是電商,于是只能在掙扎和迷茫中慢慢失落,然后消失。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于麟) 在接連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