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業內傳出,處于停業狀態的24券馬來西亞投資方正與有關方面洽談出售24券事宜。緊接著,該消息得到24券CEO杜一楠的證實:目前24券的確與國內有實力的團購網站溝通,洽談并購意向。
這算得上是自10月20日24券團購網官網發布公告稱,網站將進入“長假期”以來,給消費者和商家的第一個“交代”。
企業與投資方:積極洽談尋求并購
據本報記者了解,24券是國內最早、規模最大的本地服務團購平臺之一,涉及餐廳、影劇院、酒吧、KTV、SPA等多個領域。
10月20日,24券團購網官網上顯示了一份內部公告,公告稱“因公司經營業務的重大調整,公司決定從商家、用戶和員工長期利益的角度,暫時進入一段時間的‘長假期’”。截至發稿時,記者已經無法進入24券的瀏覽界面。
對于24券的停業休假,業內人士稱是由于24券的管理層與投資方矛盾的激化,導致公司運營陷入困境所致。上周五,更是傳出投資方和24券方面均有意與國內其他團購網洽談并購事宜。
據知情人士透露稱,國內合資公司“GroupNet”中的高朋團隊是最接近的收購者,但雙方目前仍處于互相了解階段,但尚未形成最終決定。
連續消失數日的24券CEO杜一楠更是打破沉默回應稱:目前所在收購方中確實有高朋,但也開放性地接觸其它合作者。
消費者與商戶:關心兌現和回款
“網站已經全部關閉,正在進行維護。”對于網站停業近十日仍未恢復正常運行,24券電話客服對信息時報記者如是答復。
在問及消費者團購的業務如何進行退款或者已經團購產品如何兌現時,該電話客服稱:“對于具體的處理方式,要通過協商才會給出解決方案。”
有消費者質疑稱:“現在最關心的是24券賬戶中的余額怎么辦?”
同時,與24券網站合作的商家也開始擔心回款,有商戶向信息時報記者反映,“24券在網站關閉前并沒有通知商戶,此前已經支付的5000元的‘上線費’仍未得到答復。”
對此,24券的電話客服稱,目前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門應對商家結款的客服部門,只要商家核對好自己的六位ID和簽合同時使用過的商家全稱,或者通過當時簽合同時使用過的手機號碼,就可以對消費者購買的自身的客服券進行查詢,然后辦理結算。
業界:燒錢模式再遭到質疑
團寶網、24券,昔日沖進國內前十的團購網站的相繼倒下,印證了團購業如沒有可盈利的模式,光靠資本方的支撐,無限制的燒錢模式難以為繼。
國內團購數據機構團800報告顯示,今年9月,國內團購網站數量已縮減至2919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2%,這意味著每天有5.9個團購網站關閉,近半數團購網站已經陣亡。
業內人士表示,團購網站的動蕩有其自身資金、運營、管理、文化出現問題等原因,但更多的來自團購版圖大格局動蕩的因素,團購鼻祖Groupon的艱難上市與股價表現,都是很好的證明。
推薦閱讀
行業的漏洞向消費者敲響了警鐘:在網上訂票恐怕得自己“擦亮眼睛”!不過,相對于略顯滯后的官方監管措施的出臺,對于這一漏洞,與票代行業唇齒相依的各種利益方反應更為積極,它們的動作或將從民間掀起一場票代行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4卷生死不明 團購網站贏利模式再受質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