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沃爾瑪并購1號店已接近尾聲。1號店董事長于剛周一表示,資產交割正在進行中,交易近日即可完成,之后雙方將對外公布合作細節,總體方向是互享雙方的優質資源。
他在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還透露,上市已列入公司未來發展目標,但具體上市地點等細節目前尚未定。
“到目前為止合作還未展開,因為交割沒有完成。”他表示,一旦交易完成,1號店將會分享沃爾瑪供應鏈和物流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另外,沃爾瑪50多年的零售經驗,非常好的供應鏈網絡體系及商品管理等,都是1號店學習的榜樣。
2011年11月,沃爾瑪自中國平安手中購得1號店控制人紐海控股的部分股權,持股比例增至51.3%。商務部認為該項交易對中國B2C網上零售市場可能具有排除和限制競爭效果,要求沃爾瑪做出一些承諾。最終商務部8月有條件批準了這宗交易,沃爾瑪則需在商品銷售渠道、網絡服務、增值電信業務運營三方面履行一些義務。
“未來沃爾瑪很多商品都會搬到1號店,但不是全部。我們要看商品是否適合電子商務,是否適合我們的顧客。”于剛說,完成交易后,1號店仍會堅持原名,但亦會自稱“網上沃爾瑪”。
于剛曾在大學任教15年,并先后在亞馬遜和戴爾擔任全球供應鏈方面的要職。他與當時擔任戴爾中國區總裁的劉峻嶺2008年共同創建的1號店,目前擁有上千個供應商、2,400萬網上注冊用戶和600萬手機注冊用戶,銷售商品涉及食品飲料、美容護理、廚衛清潔、電器等十大類,共計10萬多種商品。
對于未來上市問題,他明確指出,公司已有上市方面的考慮,但在上市地點和時間等方面目前尚沒有定論。海外上市的概率相對高一點,在香港和美國市場上市都是可選方案之一。
不打價格戰,關注盈利能力
于剛指出,未來1號店將在貨品來源、倉庫、物流遞送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開拓更多的商品種類,但不會與同行打價格戰。
去年1號店網上銷售額達27億元人民幣,近階段每月銷售額的增速達兩成,但目前尚未盈利。他表示,能否盈利取決于公司發展策略,如果未來持續擴張,那么公司實現盈利時間可能還需等待。
“我們非常重視盈利能力,也很關注成本,沃爾瑪也非常關注公司的健康成長,我們不會打價格戰。”他說。
沃爾瑪的線下競爭對手,例如家樂福和麥德龍等,尚未在中國推出成熟的電子商務網站;但其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亞馬遜已通過并購,開設亞馬遜中國網站。
近年來,國內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網站為擴大市場份額,直接開打價格戰,例如蘇寧電器、京東商城和天貓8月掀起一輪規模空前的家電網上價格戰。
易觀國際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第二季網上零售(包括B2C和C2C)規模達2,788.4億元,同比增長45%,亦較上季度增長27%。其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和天貓(合并稱大淘寶)的市場份額合計達76%,亞馬遜中國和1號店的市占率分別為0.8%和0.3%。
推薦閱讀
2015年,借助紅孩子,蘇寧母嬰計劃做到100億元的規模,10倍于目前紅孩子的銷售額。不過,那個時候的紅孩子已經不再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了。對于紅孩子來說,這是幸福還是悲哀? 為什么賺錢的電商最后沒干過賠錢的, 曾經>>>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