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欣說話聲音很小,整場沒有笑過。在蘇寧收購紅孩子的媒體溝通會上,誰都能感覺出來氣氛有些尷尬,雖然這對兩家來說都是喜事。
看到這一幕,許多人想起的是昔日B2C老大風光無限:2007年前后,創立剛三年的紅孩子風頭蓋過當當網,一時間被推上了B2C的頭把交易。幾乎所有人都會相信這家充滿了想象空間的公司會成就一批百萬富翁,許多員工不拿工資日夜奮戰就等著夢想成真的那一刻。
時至今日,業內許多人士推測,紅孩子如果不是此次被蘇寧收購,很可能就被京東、當當、天貓等平臺分食以至于慢慢咽氣。“紅孩子連續幾年業績以50%~60%的速度在下滑,并且虧損率極高,最后創始人一個都不剩,市場份額先后被京東、當當和天貓超越,是一家要死不活的‘僵尸公司’。”
反差如此之大,許多人喜歡總結原因,自然是眾說紛紜。比較有意思的是,外圍人士與紅孩子內部總結的原因存在很大偏差。為此,億邦動力網聯系到紅孩子多位前任高管,分解出關系紅孩子命運轉折的最核心的三大原因。
放棄母嬰大本營:錯失成為最大的母嬰網站
紅孩子以“目錄+電話”為銷售手段而起家,500個分散在北京、西安等地的電話坐席曾經一度讓同行側目。同樣是母嬰賣家樂友和麗家寶貝只能望其項背。“我進這個行業的時候,利潤還有26%左右,可是現在被紅孩子擠壓得只剩下百分之十幾。”
彼時紅孩子的勢頭絲毫不輸給今天的京東商城。據易觀國際統計2007年紅孩子銷售額達到1.75億,2008年的銷售額是當當和卓越亞馬遜之和,虧損只有1000萬,這在當時讓許多投行對B2C行業情緒激動。
到了2009年,市場競爭環境有所改變,淘寶如日中天,京東年銷售額連續三倍增長,網購對目錄銷售的沖擊人所共識,同樣以目錄銷售起家的服裝公司麥考林在2009年底便開始重點推麥網,營銷費用據有些媒體報道有近億元。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哈佛商學院對創新的解讀是“對行業具有破壞和顛覆性”。如果用這個標準看中國互聯網,創新遠遠不夠。我們還僅停留在模仿及細微的創新上,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中國互聯網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紅孩子被迫出售探因:百貨化過急 高管內斗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