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肖夏
重慶衛視改版初現端倪。
3月26日晚,《新聞聯播》轉播結束后,一部叫做《醫者仁心》的電視劇出現在了重慶衛視的熒屏上。
此后時間段,新增加的《晚間新聞》和恢復播出的《拍案警世》輪番登場,取代了原有的《十大民生》《五個重慶》和《重慶好人》等5個欄目。
作為全國首個標榜“公益頻道”的上星臺,重慶廣電集團上下對于重慶衛視商業廣告何時恢復依舊守口如瓶,相關廣告代理商也否認了之前“商業廣告重現重慶衛視”的說法。
節目編排大整容
自去年3月以來,《醫者仁心》是首次出現在重慶衛視黃金八點檔的電視劇。2011年3月全面改版后,重慶衛視陸續推出了《十大民生》、《重慶好人》等節目,被視為重慶衛視公益頻道定位的“拳頭產品”。而恢復電視劇場后的首部電視劇《醫者仁心》重點聚焦醫患關系,與前幾部節目在題材上迥異。
重慶廣電集團一位負責人25日表示,改版是因“去年3月黃金檔不播電視劇后收到熱心觀眾來信來電,要求恢復晚間的電視劇場”。此外,他還表示,今年恰逢重慶直轄15周年,遂決定恢復晚間劇場,播放直轄以來重慶創作或在重慶拍攝的一批電視劇。
公開資料顯示,《醫者仁心》正是拍攝于重慶醫科大附一院,聯合攝制方包括重慶市委宣傳部和重慶市衛生局。標志著重慶衛視復播電視劇前期會以自制劇為主。
26日晚上同樣恢復播出的還有重慶衛視的一檔王牌節目——《拍案警世》。在重慶衛視播出的一檔晚間娛樂節目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這檔節目回歸衛視后將會占據晚間10點檔,時長半小時左右。這檔節目原名《拍案說法》,去年7月9日在衛視播出后,就被“下放”到了重慶廣電集團下屬的地方臺——重慶新聞頻道。對于這檔王牌節目重回衛視晚間檔,已有觀眾在網上表示了期待。
對于重慶衛視的改版,人大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改版回歸了一個正常電視臺的形態。
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認為重慶衛視選擇恢復電視劇和王牌欄目原因很簡單:“就是借鑒了其他上星臺的做法,目的是為了提高收視率。”
根據《北方傳媒研究》2011年第6期的“重慶衛視紅色頻道定位變遷之路”一文,重慶2009年的黃金時段節目曾經一度達到全國第三的位置。
重慶衛視過去的廣告標價也可以側面反映其曾經的收視率。記者從廣告代理商那里得到的一份2010年廣告標價顯示,當時黃金劇場的5秒廣告價高達1.33萬元。
連同新增加的十點檔《晚間新聞》欄目,一夜之間重慶衛視晚間節目大變臉。以前每天播出的《天天紅歌會》也被移至周末播出,并改名為《周末紅歌會》。上述娛樂節目的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不便表態。
商業廣告無定案
盡管節目內容已經調整,重慶衛視對于商業廣告依舊諱莫如深。
3月16日曾有報道稱,一條詩仙太白的廣告緊跟在重慶衛視的《重慶新聞聯播》節目后出現,是重慶衛視改版后首次出現的商業廣告。但25日,重慶廣電集團的負責人表示,重慶衛視尚未考慮商業廣告,網上流傳的說法不實。
該負責人稱,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對公益電視事業的支持,重慶衛視都通過欄目冠名等不同的方式呈現。26日,重慶詩仙太白酒業有限公司企劃部部長薛笑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類廣告行內稱為‘標版’,目的是提醒收看《重慶新聞聯播》這樣的新聞節目,不是純粹的商業廣告。”
他表示,事實上,早在3·15前,這條詩仙太白的植入式廣告已經每晚播放。
在價格上,公益形式的企業廣告和商業廣告價格相差較大。2011年,《重慶新聞聯播》5秒標板的全年執行價格是164萬元。同一檔節目,早在2010年,重慶新聞聯播 5秒播出時間的商業廣告報價為7300元/次,全年多了100萬元。
一家重慶衛視廣告代理商-上海蒙山豫水廣告有限公司的一名負責人也表示,雖然節目改版,但依舊沒接到通知稱可以上商業廣告。
那重慶衛視公益頻道的路線是否會堅持下去?26日,本報記者就此聯系重慶廣電集團聯絡處和重慶衛視廣告部辦公室,對方均表示“目前不便接受采訪,以后消息會通過通稿發出。”
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專委會委員包冉表示,公益頻道是重慶電視臺在和其他電視臺節目競爭時,采取的一種市場策略和品牌定位。“即使堅持了公益頻道,電視臺也可以讓企業冠名,以公益廣告形式存在。”他對本報記者說。
吳純勇也認為,事實上像湖南衛視(微博)、江蘇衛視等收視率火爆的電視臺也是公益+市場的路線,也會接受財政補貼,區別只在于數目多少。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一名重慶衛視廣告部的前工作人員稱,重慶衛視在2月份已經啟動內部招聘。但記者在重慶本地招聘網站上看到,目前只有重慶廣電集團下屬的手持頻道在招聘節目編導、銷售總監等5項職務,并無重慶衛視的身影。
推薦閱讀
陳浠 德賽電池三家子公司整體上市的理想尚未能照進現實。 3月25日晚間,德賽電池(000049.SZ)公告稱,由于交易對方惠州市上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州上陽”)股東對本次重組未達成一致意見,交易標的資產之一“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重慶衛視改版:電視劇重回黃金檔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7/4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