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00883.HK )在公布了2011年業(yè)績,業(yè)績報告顯示,集團合并凈利潤為702.5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44.1億元增長29.1%。
中海油盈利增長主要受惠于油價攀升。中海油去年實現(xiàn)油價為平均109.75美元/桶,平均實現(xiàn)氣價為5.15美元/立方英尺,同比分別上升40.8%和14.7%。
“降低成本依然是中海油未來的工作重點。”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透露,桶油成本上升的客觀原因包括,服務和原油成本上升等。一位就職于中海油的員工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中海油的海上油田勘探難度較大。中海油需要通過引進國外技術降低海上油田勘探成本。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通過更多的海外并購實現(xiàn)。
“中海油在未來將通過勘探和收購來持續(xù)增加油氣儲量。”中海油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裁李凡榮表示,“中海油的收購標準有3個,分別是考察儲量、風險和投資回報。只要符合這3大原則的項目,公司都會考慮。”
操作費用上升23%
2011年,中海油實現(xiàn)油氣產量為3.318億桶油當量,同比微增0.7%,但中海油的桶油成本大幅增長。業(yè)績報告顯示,2011年,該公司桶油成本同比上升25%,至30.58美元/桶。
中海油首席財務官指出,油氣價上升帶來的稅費增加,棄置費上升、操作費上升等導致桶油成本上升。
具體而言,中海油去年除所得稅外的其他稅金上升54.1%,至5.1美元/桶油當量,另外,中國海域資源稅亦大幅上升。棄置費則因政府對用戶油氣田棄置方案的新要求變更而上升107.9%,至1.61美元/桶油當量。另外,由于供應商及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臺風天氣增加等因素影響,中海油的操作費亦上升了23.8%至9.01美元/桶油當量。
“折舊、折耗和攤銷成本上升亦是成本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上述中海油員工透露,近年,中海油新投產的項目大部分勘探難度加大,因此,他們均是在高成本環(huán)境下建造。業(yè)績報告顯示,中海油折舊、折耗和攤銷成本同比上升了15.2%,至13.45美元/桶。
另外,中海油蓬萊油田去年停產亦降低了油氣產量,并拉高了其桶油成本。2011年6月,中海油在渤海灣
蓬萊19-3油田先后發(fā)生兩起溢油事故,局部被國家海洋局下令停止作業(yè)。
蓬萊19-3油田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海上油田,被政府列為重點開發(fā)項目。停產使中海油每天的凈產量減少約6.2萬桶。
李凡榮透露,目前,蓬萊油田的重啟工作已經準備完畢,相關文件已提交,正待政府審批。政府批復后,蓬萊油田將立即復產。
并購步伐加大
為增加油氣儲量,降低集團油氣開采成本,中海油亦不斷擴展著海外版圖。
“中海油加快了海外并購的步伐。”據李凡榮介紹,中海油去年在海外共實現(xiàn)3項收購及1項出售。目前,中海油在海外收購的項目已開始實現(xiàn)盈利。
中海油業(yè)績報告顯示,去年的收購項目分別是加拿大的OPTI公司、美國尼奧泊拉拉項目33.3%的權益,及烏干達1、2和3A勘探區(qū)各1/3的工作權益。出售的項目則為印度尼西亞的CNOOC ONWJ Ltd.。自OPTI公司收購日到2011年12月31日,該公司向中海油貢獻收入約為人民幣2.55億元,凈利潤約為1500萬元。
通過并購加拿大OPTI公司,中海油加大了加拿大油砂領域的投資。一位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從事油砂業(yè)務的董事曾告訴本報記者,全球80%的油砂分布在加拿大,而阿爾伯塔省是加拿大的產油大省。目前,從該省的油砂中提取原油的勘探成本在27美元/桶至40美元/桶之間,較海洋原油勘探和陸地原油勘探成本要高。
此外,“中海油已經瞄準了美國的油砂開采技術。”對此,王宜林則表示,中海油在未來將通過并購,將美國油砂開采技術引進中海油。
推薦閱讀
3月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2月,銀行代客結匯1140億美元,售匯1096億美元,結售匯順差44億美元,大大低于1月份的194億美元。 這與此前央行公布的外匯占款數據形成呼應2月,中國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去年豪賺703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9/4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