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市場的投資者已經敏銳覺察到,新股發行改革可能給私人股權投資基金(PE)帶來強烈震動。
上周,全國社保基金副理事長王忠民在Super Return北京年會上警告說,過去幾年間一二級市場差價帶來的制度紅利正在加速消失;如果證券市場改革的節奏進一步加快,那么國內目前以上市前股權投資(Pre-IPO)為主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需要做的就是立刻退出他們此前高價拿到手的項目。
“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前兩年有七八十倍,現在也仍然有30多倍。但是隨著國內證券市場從全管制發展到半管制,再邁向完全的自主市場,過去的制度紅利就會消失。”王忠民說,“我建議股權市場的投資者關注幾個變量,比如市場監管者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在加大,就說明市場的成熟度在提高。以我的觀察,一二級市場的差價未來會迅速縮小。”
王忠民表示,中國現在可能有數萬家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并且這個規模還在迅速成長。這些機構相互用高價格拼搶項目,未來一旦市場估值下移,那么投資收益勢必受到損失。
全國社保基金在股權投資中扮演LP(有限合伙人)的角色,而它所投資的GP(一般合伙人)們也同樣感受到轉型的迫近。
“不僅僅是發行監管的改革,新三板的推出和創業板鼓勵符合較低盈利門檻的企業上市,都意味著過去很多不能上市的企業將迎來上市機會,供給的增加勢必壓低市場的估值水平。”深圳東方富海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陳瑋在上述場合說。
但他同時表示,后端投資估值的受壓,也必然逼迫市場的資金向前端的早期項目轉移。
GP們扎堆晚期的Pre-IPO,與LP不成熟、急功近利也有直接的關系。目前國內像全國社保基金這樣進行長期投資的大型LP屈指可數,GP的資金來源,除了民營企業和富裕的個人,就是私人銀行和第三方理財機構,后者的談判條件頗為苛刻,甚至會要求一半的管理費和業績分成作為銷售獎勵。
因為拿的是短錢,GP就傾向于快進快出,節奏快、收益高的Pre-IPO也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隨著市場形勢的轉變,Pre-IPO的投資者如果能迅速變現退出,尚能取得一些收益;但是行業整體性的困境似乎已經在所難免。今年春節之后,天津已經開始清理那些規模小、長期沒有項目的空殼PE,而靠運氣完成一些投資,但是趕不上退出窗口的PE則面臨賬面收益大幅縮水,后繼募資也就非常被動。
在王忠民看來,國內的GP們應當轉而尋找新的制度紅利,而這些“紅利”往往存在于微觀層面,比如先進的管理、完善的股權文化、行業的整合與市場的挖掘等,通過給被投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換取合理的收益。
推薦閱讀
2011年底與關聯方簽署項目合同,當年就確認85%的項目收入,且項目毛利率顯著高于公司同類業務。 近日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萊斯)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披露的上述關聯交易內容,引起其存在提前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5/4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