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有一個習慣,每年都會向員工推薦一本書,今年他推薦的是《把工作做到極致》。
昨天,萬達將辟謠工作做到極致。
針對一些渠道透出的“王健林受調查、限制出境”的說法,萬達發布千字聲明予以力駁。
“網絡上出現一些關于萬達的謠言,傳言萬達受某人牽連,董事長王健林被限制出境等。這些謠言已經給萬達和王健林先生造成傷害。”萬達在給《第一財經日報》發出的這份聲明中稱。
連日來,大連另一家明星企業實德集團掌門人徐明“失蹤”已經在大連商界掀起一陣陣暗涌。在這個敏感的時點,萬達向外界傳達了信號。
辟謠
昨天,本報收到萬達的一份聲明,聲明稱,網上關于王健林受到有關部門調查、限制出境的言論完全是謠言,“3月29日,王健林赴境外參加商務活動,才剛剛返回。”
萬達內部一位人士也對本報記者證實,并未聽說此消息,目前公司運作正常,并無異樣。
萬達聲明羅列王健林無恙的一大佐證是,他于3月21日出席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
這是一場高規格的會議,新華社消息顯示,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會議代表并講話。萬達聲明亦指出,王健林受到中央主要領導同志接見,還作為少數幾位嘉賓之一被邀請進中組部座談黨建工作經驗。
作為民營企業家的代表,王健林是全國政協常委,還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萬達稱,王健林本周還將赴中南海接受中央領導接見。聲明表示,萬達已經接到民政部通知,獲得2011年度“中華慈善獎”,成為全國唯一六次獲得該獎的企業。
本報記者查詢萬達2011年工作總結發現,當年,萬達現金捐款2.57億元。
這源于其殷實的家底,在這個史上最嚴樓市調控之年,萬達年收入在其創立24年歷史以來首次邁進千億大關,集團總資產1950億元,同比增長40%;收入1051億元,同比增長43%。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萬達聲明中點到為止地披露了一些政商潛規則,強調企業發展靠關系是行不通的。
“萬達早已從制度上防止了行賄。”聲明稱,“萬達在發展過程中,常打交道的各級官員數以千計,其中也有少數官員因腐敗被查處,但從未有一人牽扯到萬達。”
然而,萬達并非沒有瑕疵。其2011年工作總結披露,審計發現兩個公司的營銷部門存在重大問題,其中長白山項目公司原營銷副總李儂涉嫌舞弊,北京項目公司原營銷策劃主管羅榮生涉嫌職務侵占。
這不是萬達第一次被流言裹挾。
就在上月,有媒體稱,萬達集團資金緊張,已暫停獲取新項目,并裁員降薪。對此,萬達發表聲明稱“萬達裁員降薪的消息純屬造謠”。
2011年7月,王健林高調殺回中國足壇,當時,中國足協與大連萬達集團開啟戰略合作,后者表示將斥資至少5億元人民幣,以“3+N”年的方式“牽手”中國足協。即便是這樣的文體新聞,王健林“躺著也中槍”,對于外界對其“篡班奪權”、“掌控中國足球”的質疑,王健林明確否認。
唏噓
王健林和徐明兩人的交集除了都是大連企業家外,還有對足球的熱愛。
作為投資中國職業足球的最早進場者之一,上世紀90年代,王健林麾下的大連萬達俱樂部稱霸一時。1998年,萬達集團稱因對裁判執法和當時中國足球的狀況不滿而萌生退意,并在兩年后正式將俱樂部轉售,退出足壇。2000年年初,這支曾經的明星球隊被人以1.2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接盤者正是實德集團。
足球曾經是大連拿得出手的城市名片,也是當時連通政商兩界的一座橋梁。
在2007年胡潤百富榜上,王健林和徐明以50億元身家并列第148名。
從足球俱樂部這筆交易開始,徐明開始聲名大噪。
徐明的發家較之王健林更顯隱秘,1994年8月5日,徐明借助具有政府背景的莊河市工業品對外貿易公司,與一家名為德國亞洲進出口公司的外商共同出資900萬美元,成立大連實德塑膠工業有限公司,中方出資675萬美元現金占75%股份,外方以價值225萬美元的設備入股占25%。
此事耐人尋味之處在于,徐明抓住了一些特殊的機會,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推廣了塑鋼建材。
到2002年,實德集團的銷售額為48億元,納稅2.2億元,員工人數為5800名,其塑料建材的年生產量達到50萬噸。這依舊是徐明盈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上周五,在讓徐明早期發家的大連實德塑鋼門窗廠門口,本報記者發現,這里幾乎已經人去樓空,這個廠正在搬遷,新址是大連長興島實德工業園。
在廠門口,還殘留著“實業報國,德以興家”,這幾個大字在陽光下金光閃閃。
外界唏噓的是,此后實德與實業漸行漸遠。
2009年12月,一家名為重慶盛和建設有限公司的企業拍得哈爾濱地王,這家公司被曝幕后實際出資人正是徐明。
這是徐明開始涉足土地市場的一個信號,到目前為止,他們正在洽談的擬開發項目分布在廣東、海南、重慶、沈陽等多個省市。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王健林,徐明進入土地市場的時機晚了許多。
更大的不同是,如今萬達可以理直氣壯地辟謠,實德卻還在四處斡旋。
推薦閱讀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 培育中產需要完善相關制度安排
在博鰲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上,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表示,要推動低收入階層進入中等收入階層,中國迫切需要完善相關制度安排。 范必表示,一個讓公眾滿意的社會應該保持流動性,也就是說,應當有一>>>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9/4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