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4月12日上午消息,波士頓咨詢(BCG)今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中國互聯網用戶每日上網時間平均已達3.6小時,網購用戶達到1.93億超過美國。報告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網絡零售銷售額將增長兩倍,達到3600億美元以上。
這份題為《中國數字化新世代3.0:未來的網絡領軍者》的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消費者每日上網時間達到19億小時,比兩年前增加了60%。而波士頓咨詢預測,到2015年中國互聯網用戶還將增加近2億,總數達到7億——幾乎是美國日本用戶之和的兩倍。
報告指出,從2008年至2011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的人均上網時間從每日2.8小時增至3.6小時,這一數字比美國用戶的平均時間多出一小時左右。
波士頓咨詢預計,到2015年互聯網在中國的整體滲透率將從去年的38%增至50%以上,51歲及以上年齡的城市消費者將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群體,這一現象表明互聯網正在席卷中國社會,這一細分群體有望以每年22%的速度擴大。
目前半數網民表示互聯網是其最信任的信息來源,其次是電視(30%)和報紙(15%)。70%的年輕白領和63%的大學生表示互聯網是最信賴的信息來源。
此外,中國的網絡購物者數量已經達到1.93億,高于美國的1.7億。從2009年至2011年,在網上購物的互聯網用戶比例已從28%上升至36%,到2015年有望達到47%。
波士頓咨詢預計,到2015年前后中國或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近10%的零售銷售將在網上進行。屆時,中國的網絡零售銷售額將增長兩倍,達到3600億美元以上。
目前,在線購買和銷售(包括團購)是增長速度第二快的活動,僅次于微博。
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日漸提升。例如79%的中國用戶發送即時訊息,而這一比例在美國只有21%。同時中國互聯網用戶也是在線音樂和在線閱讀的更大消費群體,比例分別達到79%(美國為61%)和40%(美國為7%)。
此外,波士頓咨詢還指出目前大多數企業還未將其營銷預算和定位轉向網絡世界。網絡廣告支出在全部廣告支出中所占比例,預計將從2011年的13%增至2015年的17%,遠遠低于用戶目前用于互聯網的媒體時間占比(64%)。(孟鴻)
以下是此次報告的主要內容:
中國已成為主要的互聯網市場,其消費者日趨成熟
·2011年,中國消費者每日上網時間達到19億小時,比兩年前增加了60%。
·到2015年,中國將增加近2億名網民,互聯網用戶總數將超過7億,幾乎是日本和美國互聯網用戶之和的兩倍。
·從2011年到2015年,網絡零售銷售額將增長兩倍,達到3600億美元以上。
希望在中國消費市場取得成功的企業必須了解這些新的消費者及其快速變化的數字化生活方式。
·半數網民表示互聯網是其最信任的信息來源,其次是電視(30%)和報紙(15%)。
·從2008年至2011年,網絡消費占消費者指出的份額從11.8%提高至14.3%。從2011年至2015年,人均網絡消費支出可能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
為了熟悉中國的數字化新世代,企業需要了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網絡體驗
·中國數字化新世代可根據年齡、收入和地區分為八個群體。
·例如,農村市場占有26%的網民和22%的上網時間——對于這一尚未獲得與城市群體和年輕群體一樣關注程度的細分市場而言,這些數字相當可觀。
在線購買和銷售(包括團購)是增長速度第二快的活動,僅次于微博。
·如果不能在網絡領域擁有一席之地,企業就無法在中國市場占據重要位置。建立網絡地位不僅是為了產生銷售收入,同時也是為了在客戶花費時間之處與其展開互動。
·2010年,中國主要的網絡交易市場淘寶網(微博)出售的商品比中國五大實體零售商出售的商品之和還要多。
·消費者即使不在網上購物,也會對其最終將在實體店購買的產品開展網上調研。25%的消費者會在線下購買之前先進行線上研究。
在中國市場尋求發展的企業都應建立強大的網絡地位并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它們需要出現在客戶花費時間之處,特別是在網上。
·渠道管理和數字化營銷應是企業重點關注的兩大領域。
·更為重要的是,許多企業將需要改變其業務運營和組織,從而利用這一機遇向中國的數字化新世代進行銷售并加強與這些消費者的溝通和互動。
推薦閱讀
場子突然熱起來了。這是今年的電商渠道給肖鋒的感覺。作為TCL通訊電子商務中心總經理,肖鋒三年前就開始為阿爾卡特手機做線上的銷售,他注意到,今年越來越多的同行開始加入這個行業,紛紛在網上開辟自己的線上商城。>>>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2/5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