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今年2月初深圳一次打黑行動,深圳萬豐村(現改為“萬豐社區”)被卷入其中。3月26日,隨著深圳寶安區對萬豐社區黨支部7名委員做出停職處理,在對村集體經濟爭議聲中,也依稀看得出這個“南國第一村”的矛盾縮影。
深圳沙井區萬豐村,1982年3月引進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次年,時任萬豐村第一屆村黨支部書記的潘強恩,率先在萬豐村推行股份制改革,中國農村股份制改革由此而來。
昔日,由每位村民出資5000元入股萬豐股份公司,公司建設廠房吸引外資,后以租金等收益分紅給村民的股份制改革,不僅使得萬豐村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同時,因吸引上百家企業進駐萬豐村,鼎盛時期的萬豐村,也與華西村、大邱莊、南街村齊名而被稱為“南國第一村”。
可如今,已因發展改名為萬豐社區的萬豐村,不僅以打黑為導火索,陷入“紅利風波”、“財務混亂”等爭議,曾經村莊的致富能人潘強恩,也開始被村民們所質疑,潘強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反對潘強恩的村民,都是忘恩負義。”
在此背后,作為農村股份制改革的起點村,萬豐村改革開放以來的諸多變遷,某種程度上,也為中國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普遍參照。
土地與小產權房
將萬豐社區推進爭議漩渦的,其首要致因便是與小產權房有關的土地問題。今年2月9日深圳沙井打黑行動中,深圳寶安區沙井街道辦原書記劉少雄落馬,原沙井街道辦城建科原科長陳俊煒亦被控制。
劉少雄的落馬和沙井大量小產權房相關,其中包括萬豐社區大量已建和在建小產權房。
此后,萬豐社區村民開始頻繁向寶安區、深圳市相關部門舉報,并認為萬豐社區干部涉嫌賤賣村集體土地,以及存在貪腐問題,并希望當地政府能夠收回已被賤賣的土地,以及罷免相關干部。
3月26日,萬豐社區舉報發酵。深圳寶安區副區長、沙井街道黨工委書記謝曉東與寶安區公安分局、司法局、規土委、民政局、應急辦等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入萬豐社區,并在現場辦公,以及邀請村民旁聽。
當天,5個村民小組選出25名代表監督村委工作,萬豐社區黨支部7名委員被停職,但實際仍在負責村內事務。
“目前,深圳市成立的打黑專案組正在調查和萬豐相關的土地問題,目前不好下結論說是村委低價出售還是變相出售了。”沙井駐萬豐工作組相關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目前,萬豐所涉及的大量小產權房開發已經被寶安區政府叫停。
而提起村委涉嫌變相賣地,村民代表潘智序(化名)情緒就異常激動。“沒有村民表決和公示,協議上都寫著合作項目土地及物業的使用年限為70年,這就是變相賣掉屬于村民的土地。”潘智序說。
據本報記者了解,萬豐社區村民手中至少有十幾份社區村委與相關公司合作開發小產權房的協議合同,簽訂時間則從2006年到2009年不等。其中涉及最大地塊的小產權房項目占地面積約79893.69平方米。
一份租用土地合同書顯示,榮利通投資有限公司租用47704.77平方米的土地,租期60年,土地使用費2100多萬元。村民代表認為,租期六十年,已經相當于在變相低價賣出土地。
在萬豐社區村民代表中流傳著榮利通投資有限公司幕后董事長是已經被捕的黑社會老大“龍哥”的干爹,這也引發了村民們對萬豐村委和沙井黑社會勾結的種種猜想。
3月28日,本報記者在萬豐派出所附近看到,其北面的小產權開發一期工程已經封頂,已部分出售,二期、三期仍在建設中。一位地產中介對本報記者說,這些小產權房樓間距和層高很低,消防和建筑質量恐怕很難達標,但因為價格低,銷售很好。
萬豐村所處位置是沙井鎮的商業文化中心,人流量大,配套完善。一位房地產中介對本報記者表示,這里的小產權房出售價格在3500元~4500元/平方米,建設和裝修成本大約1000元/平方米,利潤空間巨大。
潘智序說,村民的訴求就是要把涉嫌賤賣的土地和剩下的土地交給村民管理。
針對村委是否賤賣土地,萬豐村前任村委書記潘強恩,即現任村委書記潘澤勇父親,接受了本報記者接近50分鐘的電話采訪時說:“租地不是賤賣,是開發商和本村共同開發,60年期以后,所有資產歸萬豐所有,土地包括樓房都歸萬豐所有,這筆資產已經很大了。”
潘強恩表示,萬豐模式是高積累,高福利,低分配的模式。村民分紅后,其他轉為發展基金,為子孫后代考慮,村民不能養起來,否則會造成懶惰。而當本報記者問到,萬豐村及萬豐集團股份公司、萬豐股份合作公司及相關一二級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否會公布于眾時,潘強恩說,萬豐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公布。
另有政府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歷經10年波折,萬豐村經濟、政治問題的蓋子將逐漸被揭開,這些問題將是深圳打黑涉及到的一個旁支。
紅利風波
相比于上述爭議,真正觸發村民不滿的導火索,則是2005年的村支書選舉和隨后發生的“紅利風波”。
當年3月31日,70歲的潘錫林和幾個萬豐的老人在潘家祠堂討論紅利分紅。
潘錫林是萬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豐集團”)的自然人里的大股東。潘錫林對本報記者表示,萬豐集團的股東討還紅利,已經進行了10年。從2001年到2010年,股東們都沒有拿到分紅,公司也沒有說法,財務不公開。按以前的分紅來算,股東分紅一年5000萬左右,九年下來萬豐集團欠股東們至少5億元~6億元。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信息查詢顯示,萬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6月26日,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潘強恩的大兒子潘澤雄,注冊資本21234萬元。
萬豐集團成立時,股東出錢,集體出土地的方式進行合作,共同開展房地產開發經營,建工業區廠房,并在合同中約定,純利潤由村委和股東三七分成,50年不變。投資者里不但有萬豐村民,還有鄰村的農民和當地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
潘錫林說,1990年以前一年分一次,1992年以后的分紅就經常拖欠,1992年分1990年的錢,1995年分1993年的錢,2005年則是分2000年的錢。
他認為,拖欠分紅的原因是萬豐集團借貸過多,銀行貸款甚至有高利貸,股東們的分紅被萬豐集團拿去償還貸款和利息。但從2005年開始,股東們都沒看到過資產負債表。
3月30日,潘強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不是沒有分紅,而是會計算賬算錯了,1994年~2004年以前多分了1.5億元,2001年至今沒有分紅,是為了扣掉多分的錢。2011年的分紅已經開始了。
推薦閱讀
繼今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上邂逅之后,再一次遇見退休后的歐洲央行前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是在4月的倫敦金融城。 受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的邀請,4月11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參加了OMFIF為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爭議“南國第一村”:集體經濟的煩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7/5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