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買貨制”致水土不服而撤離上海淮海路6年的連卡佛,即將重歸故地。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位于淮海中路的大上海時代廣場看到,該商場將開始為期至少1年的整體改造工程,目的是為了迎接連卡佛的到來,屆時,連卡佛擬將幾乎所有品牌重新招商。
不過,有熟悉連卡佛的人士透露,連卡佛應該還會繼續使用其特有的“買貨制”,因為這是它的特色,但從當年敗走的經歷來看,“買貨制”對連卡佛來說,是福是禍還是未知數。
大上海時代廣場人員告訴記者,與6年前連卡佛僅管理商場一半區域不同,此次連卡佛是要整體經營管理大上海時代廣場。
記者注意到目前大上海時代廣場內有GUCCI、COACH、MaxMara等知名品牌,地下則是餐飲和城市超市,最高層還有電影院。“連卡佛計劃將幾乎所有的品牌都重新招商,他們會有自己的規劃,現在的這些商戶是否在一年后還存在就不好說了。”大上海時代廣場人員透露。
“有些商場整修也是邊營業邊進行的,這樣可以減少營業額損失,但連卡佛是希望將商場動線和今后品牌商的柜臺、門店都重新設計。”大上海時代廣場人員表示。
根據上海購物中心協會數據,一家購物商場的年營業額在8億~10億元。業界估計,以大上海時代廣場的中高端定位來看,該項目停業一年至少損失10億元營業額。
熟悉連卡佛的人士透露,連卡佛與一般的購物中心、百貨店的盈利模式不同,購物中心主要依靠商戶租金獲利,而百貨則是聯營扣點的營業額抽成模式。連卡佛采取的則是最有爭議的“買貨制”,即其自己的買手買斷貨源,然后銷售,這種做法的優點在于其商品獨家且差價利潤空間很大。不過風險在于買斷的貨品通常是過于個性化的設計師品牌產品,有時尺碼還不全,只有成熟消費者才能接受,而買斷貨品的前期成本不菲,一旦貨品滯銷就容易出現資金鏈緊張的情況。
連卡佛在其他區域也遭遇了“滑鐵盧”。據悉,除了上海,此前其在哈爾濱、杭州的門店也陸續關閉。
“目前其在香港和北京地區還有門店,比之內地市場,香港連卡佛生意一直不錯,因為香港消費者比較喜好個性化產品,買貨制的設計師商品在香港很是熱賣。”上述人士表示。
當然連卡佛還是注意到了收支平衡。大上海時代廣場內部人士透露,連卡佛重新招商品牌為的是提升租金,該地段目前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已高達70元,以最多“3年加3年”租期來算,目前大多商鋪已到期,是時候漲租了。
推薦閱讀
近日,全國糾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在會上表示,要重點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的監督檢查和驗收工作,并將于5月份,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項目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各類違規及不合理收費問題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買貨制”連卡佛重返上海灘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9/5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