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牛初乳食品之爭,暫時有了一個結果。
4月18日,在衛生部官網公布的一份回函中,衛生部表示,將在我國禁止添加牛初乳的嬰幼兒產品。這也意味著目前在市面上頗受消費者追捧的牛初乳嬰兒奶粉,將全面遭禁。
“從整體來看,這一舉動對進口奶粉市場不會造成太大波動,但對部分公司來說,卻會造成關鍵的影響。”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如此認為。
而從長遠分析,隨著牛初乳概念遭受打擊,一些銷售牛初乳產品的保健品企業,其潛在的負面影響,正在增加。
牛初乳止步嬰兒奶粉
如無意外,牛初乳嬰兒奶粉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在衛生部官網中公布的衛生部對質檢總局辦公廳的回函中,衛生部為牛初乳在嬰幼兒食品的應用進行了蓋棺定論。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嬰幼兒食品中主打牛初乳概念的品牌主要為進口奶粉,可瑞康、愛吉威、紐瑞滋等品牌嬰幼兒奶粉均宣稱添加有牛初乳。同時,牛初乳產品在這些品牌奶粉的銷售中,也占據了較大的比例。
牛初乳在國內的銷售規模究竟有多大?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并無具體的數據,但從一個現象卻可以窺出一二。
在國內最大的奶粉代購平臺淘寶網中,不同品牌的牛初乳嬰兒食品,分別位列嬰幼兒營養品銷售熱榜的第三和第六位。
“對于一些品牌而言,牛初乳的概念是其重要的差異化營銷手段,隨著牛初乳嬰兒食品被禁,對這些品牌必然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宋亮如此告訴記者,“相對而言,傳統的洋奶粉并不生產牛初乳的產品,所以不會受到這個政策的影響。”
根據衛生部發文,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牛初乳嬰幼兒產品還可以銷售,最后截止期限是今年的9月1日。
對于成人使用的牛初乳產品,在衛生部的回函中并未就其進行限制,僅表示“應當按照相關食品標準執行”。
然而,隨著牛初乳的概念在嬰幼兒食品領域遭受打擊,以牛初乳為概念的健康食品或也會遭受影響。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中銷售較好的成人牛初乳產品中,湯臣倍健的產品受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追捧。
“天價”牛初乳之爭
衛生部的回函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結束了近年來關于牛初乳的種種爭議。
2011年11月,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方面就曾表示,收到了來自國家質檢總局的通知,總局已向衛生部發函,要求明確牛初乳粉相關產品的適用標準問題。“在衛生部答復之前,除純牛初乳粉外,含牛初乳產品均屬無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
根據國際上的標準以及此次衛生部回函的規定,牛初乳是健康奶牛產犢后七日內的乳。在企業的宣傳之中,牛初乳對人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包括提高免疫能力、顯著增進營養等。
然而,牛初乳的實際價值,卻一直被學界廣泛爭議。
北京東四婦產醫院兒科付小青就曾在采訪中表示,牛初乳里面的促性腺激素含量較高,而這種激素補充過量,如果不能被孩子正常代謝,將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這種不良的影響,就包括讓人“聞虎色變”的兒童性早熟。
而兒童保健權威專家、國際法典委員會委員丁宗一教授也曾指出,“牛初乳能防病,這不假,但它能防的是牛病。對于人,即使泡在牛初乳里也防不了”。
宋亮告訴記者,正是由于牛初乳效用的巨大爭議,以及目前仍然沒有對牛初乳營養價值的準確分析,“讓衛生部干脆選擇了禁止在嬰幼兒食品中使用牛初乳”。
作為一款產品的“噱頭”,牛初乳對奶粉而言或許僅僅意味著一個產品分支或者一種概念。不過對企業而言,牛初乳一直都是較高盈利的產品。這也讓圍繞著它的爭議,更多了一層商業道德的意味。
此前,在本報的報道中就曾進行測算,按照原料價格與終端售價推算,湯臣倍健(300146.SZ)、生命陽光旗下品牌的牛初乳粉產品毛利率當在10倍以上。
推薦閱讀
已經擁有TCL王牌和樂華兩個品牌的TCL多媒體(1070.HK)近日重啟上世紀90年代收購的多個面向三四級市場的品牌,如美樂、黃河等。表面上看,這是其針對三四級市場的戰略布局,實質是為消化今年投產的華星光電的液晶面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牛初乳之爭階段性定論:止步嬰幼兒產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0/5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