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012年度一季報于上周起陸續亮相。已披露的部分基金季報顯示,在股市走出一波小牛市的一季度里,基金的倉位也隨之小幅上升,與此同時,基金的行業配置也在向金融保險等大股票集中。
倉位分歧仍大
根據Wind資訊統計的數據,截至上周末,已披露季報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等三類主動型股票方向基金共有131只,除去5只未披露去年年報的基金外,其余可比的126只基金,平均股票倉位由去年年底的79.00%小幅提升至今年一季末的80.31%。
很難講這種倉位的提升主要來自持倉股票市值的上漲抑或是基金的主動加倉,但從具體數據來看,不同基金在一季度里的倉位變化仍然出現很大的分歧。
數據顯示,上述126只基金中,一季度里倉位水平下降的基金只數達到62只,接近半數。其中,國聯安紅利的倉位由去年底的92.10%大幅下降至64.39%,減少了27.71個百分點,東方精選、長信量化先鋒等也在一季度里急流勇退,倉位降幅都超過20個百分點。相較而言,倉位大幅增加的基金,大多是出于建倉目的。如廣發制造業精選,其在去年底倉位僅27.38%,而一季末倉位已經達到79.44%,工銀瑞信主題策略、東吳新產業精選、富安達優勢成長等也是如此,倉位在一季度里大幅提升,并均已完成建倉。當然,也有如廣發內需增長、大成策略回報、博時價值增長等基金,是出于看好市場的原因而提升了股票倉位,且加倉幅度都超過10個百分點。
同一家基金公司內部的倉位分歧依然很大。如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旗下由張曉東管理的國富彈性市值和國富深化價值,在去年底的倉位都很低,分別僅65.59%和67.90%,而在一季度里,兩只基金均進行了大幅加倉,一季末倉位水平達到92.82%和94.26%。而公司旗下其他幾只基金,則一季度里倉位變動不大,季末倉位也均低于這兩只基金。張曉東在季報中坦言,年初倉位較低,對市場年初的反彈沒有做好準備,在市場上漲初期表現落后,隨后依靠選股和行業配置,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開年不利的局面。
行業配置集中化
基金在一季度里也對主要行業配置進行了調整。數據顯示,上述基金中,去年底將食品飲料業作為第一大重配行業的基金共34只,將金融保險作為第一大重配行業的基金共26只,而到今年一季末,重配這兩大行業的基金數量分別達到37只和28只,這顯示出基金逐漸對這兩大行業表現出更大的興趣。
長城品牌優選依然一如既往地鐘情于金融保險股,去年底,其持有的金融保險業市值就占股票投資市值的56.81%,到今年一季末,這個數字再度提升至61.81%。東方龍混合、東方策略成長、國投瑞銀瑞福分級等基金,均在一季度里大幅提高了對金融保險業的持倉比例。
此外,國投瑞銀景氣行業、博時平衡配置、東吳進取策略等數只基金,則是將其原先第一大重配的食品飲料業、醫藥生物制品業或機械設備儀表業置換成為金融保險業。國投瑞銀景氣行業基金經理馬少章在季報中表示,由于對本輪經濟下滑過程中政策放松力度和節奏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股票配置集中在醫藥、消費、小盤成長股和低估值的金融股上,錯過了上游資源品和早周期消費品估值修復的市場機會,在市場反彈過程中,該基金逐漸減持了新股發行改革壓力較大的小盤股,調整了醫藥和消費股持倉結構,增持了金融地產股。
這種趨勢或許還將延續。廣發行業領先基金經理劉曉龍在季報中表示:“我們明顯地看到,政府在金融改革、價格改革、行業體制改革方面的進程逐步加快,這將會帶來相關行業的機會和風險,這些改革將會改變一些行業的生態,比如券商行業。”
東方龍混合基金經理于鑫也稱,從行業層面上,未來繼續看好金融服務、商業貿易、房地產、汽車等低估值、成長確定的行業;自下而上,看好那些未來發展空間大、競爭力強、估值合理的中小市值公司。
推薦閱讀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場外市場建設、發展債券市場及國債期貨這些框架性的搭建是目前郭氏新政最引人注目的改革。除此之外,針對基金行業的一些政策的調整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上周五,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新基金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倉位微升行業分布集中“大股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3/5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