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的預測更為保守,他認為一線劇目可能仍然會保持較高的收購價格,二三線劇目的價格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理想的劇本、導演、演員的組合相當稀缺,網站依然很重視這些劇目的版權,價格下降空間不大,每年可能會出現幾部單集價格在100萬元左右的"大劇"。李竹向記者解釋稱,目前大多拍攝成本在80萬-100萬元一部的電視劇,獨家發行版權價格保持在單集30萬-40萬元是比較合理的。
此外,不少視頻網站表示,帶寬費用等成本的上升導致其不能只靠縮減版權收購規模來控制成本,還需要拓展盈利手段,靠自制內容進行差異化經營。
“原本花錢購買影視劇版權是視頻網站獲利最快的經營模式,找到觀眾喜好規律之后,視頻網站可以把高價收購的成本節省下來,投資拍攝自制劇等自制內容。”李竹強調,視頻網站開始分享內容制作產生的效益,參與到上游制作環節中來,把資本轉移到上游,利好于上游內容制造者。
對此,貫釗一也表示,曲江影視也會有針對性地投拍一些成本小、面向視頻網站受眾的電視劇。“去年飆高的影視劇網絡版權收購價格讓很多制作者不能準確地為自己的作品定位,給大家提供了錯誤的信號。”貫釗一認為,影視劇制作公司應把網絡版權銷售價格定在電視臺銷售價格的20%-30%最為合適。 商報記者 蔣夢惟
推薦閱讀
對于網絡購劇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天價搶劇似乎到了劃下句點的時刻,進入2012年以來,有價無市成為新的版權趨勢,以劇易劇成為主流的交易模式。業內憂心忡忡、又忍不住有些期待的破億劇并沒有真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5/5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