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的積淀,使得今天的中國成為全球生產基地。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不斷攀升,出現了歐美制造業回遷的一些個案,同時,也有相關業界人士提出,歐美制造業回遷將成為未來趨勢。
伴隨中國制造產業的不斷升級與發展,我們認為,短期之內很難發生制造業大規模從中國等制造大國回流歐美的情況。
中國制造依然是主流
盡管有部分外國制造企業萌生了回遷本地發展的意向,甚至有一些企業已經有所動作,但大規模的“回流潮”并不是現實。目前,回遷的企業有明顯特點,一是在華歐美企業回遷的數量較少,而且僅限于一些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生產條件和市場特點的行業及特殊產品。從制造業本身看,一些跨國企業為適應新的經濟環境,開始調整戰略,平衡市場風險,趨向于將高新技術和制造業相結合的模式,即把技術產業核心留在本土,而將勞動力密集、低技術含量、高耗能的產品再加工制造業放在中國及一些成本更低的周邊國家。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雖在不斷提高,但相比于歐美國家,價格上依然具有極大的優勢。
我們相信美國和歐洲企業都將繼續擴展在華投資,因為這里有著完備的產業鏈配套及供應體系,這些是支撐整個制造體系最重要的環節。
主要采購市場的地位不可替代
大中華地區始終是國際買家所青睞的主要采購市場。環球資源日前所完成的一項海外采購商調查恰恰證實了這一點。85%的受訪買家表示在2012年計劃增加或保持在中國的采購量,其中55%受訪買家更表示了將在未來12個月增加在華采購量,而75%受訪買家指出其超過一半的采購支出將用作購買中國制造的產品。
今年我們的春季展覽上,仍然有眾多來自全球的大買家出現,積極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及創新的產品,以滿足本國(或者地區)消費者對新產品的需求。
我們認為,縱然中國產品的價格上漲,但是其品質及服務也正在隨之提升,中國供應商仍然是為世界各地買家提供最質優價廉、物有所值的產品的重要選擇。
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雖貴為制造業強國,但現在的中國已不再是一個單純以生產加工低成本產品為主的基地。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市場中進一步強化其競爭優勢,中國供應商應該更加專注于提高產品質量及加強產品的創新和設計以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發現,全球大買家來華,絕不是單純在尋找OEM的代工企業或是價格便宜的產品,他們更多的是希望找到優質供應商以及他們所能提供的品牌產品。其中,82%的買家表示正在尋找中國的品牌產品;而61%的買家表示在亞洲地區采購時會首選中國的品牌產品。
這無疑又為之前很多人眼中“岌岌可危”的中國外貿出口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同時也為廣大的中國制造企業指明了未來發展的道路:加強創新及設計能力、建立品牌是不二之選。
總的來看,中國制造的市場潛力和產業鏈配套對海外的制造業還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盡管美國制造業在海外的投資和前幾年相比增速有所下降,但相比全球平均水平增速仍然較高。而中國制造業更需借助這個契機,加快轉型步伐,向產業鏈、價值鏈上游轉移,從加工業變為高附加值的高利潤產業,加快從“制造大國”到“設計強國”的轉變,甚至是高端品牌的“締造者”,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作者為環球資源首席執行官)
推薦閱讀
去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舉行宴會,要求每位來自硅谷的杰出企業家向他提出一個問題。然而,當蘋果的CEO史蒂夫喬布斯提問時,奧巴馬卻打斷了他的發問:要怎么樣才能使得iPhone在美國生產? 蘋果不是沒有行動,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制造業回遷歐美的警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7/5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