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媒體披露的“毒膠囊”事件不僅涉及部分醫藥類上市公司,而且對于擬上市醫藥類企業來說亦是“警鐘”。
證監會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顯示,666家申報企業中涉及醫藥類行業的達34家,其中13家申報創業板發行。其中,煙臺東誠生化和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均已獲得發審委的審核通過。
記者發現,34家醫藥類申報企業中,不僅有部分企業先后因藥品質量問題被監管部門曝光,甚至有曾涉及銷售假藥的企業。
34家醫藥類申報企業中,已預披露招股說明書的有5家,分別是海南雙成藥業、云南鴻翔一心堂藥業(下稱一心堂)、珠海億邦制藥、廣東利泰制藥和普萊柯生物工程。
另有7家企業進入初審階段,18家企業進入“落實反饋意見中”階段。
中止審核企業曾上藥監局黑榜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兩家醫藥類企業被“中止審查”,分別是平安證券保薦的海南中化聯合制藥(下稱海南中化)和華龍證券保薦的浙江莎普愛思藥業(下稱莎普愛思藥業)。
盡管尚不知這兩家企業中止審查的原因是什么,但記者了解到,上述兩家企業此前均涉及不合格藥品,并上過食品藥品監管局曝光的“黑榜”。
2009年7月,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09年第2期藥品質量公告藥品使用單位監督抽驗不合格的藥品名單,其中,海南中化生產的批號為“20071001”的“注射用頭孢呋辛鈉”赫然在列,不合格項目為“溶液的顏色”。
2010年3月,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09年第4期浙江省藥品質量公告,莎普愛思藥業生產的批號為“080728”的“頭孢克肟分散片”被認為定不合格藥品,不合格項目為“有關物質”,檢驗機構為“臺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
實際上,這并非個案。隨著記者調查了解的深入,藥企涉及偽劣藥品的數目和事件之多令人觸目驚心。除上述2家已中止審查的企業外,余下的32家醫藥類申報企業中大多數都曾出現不合格藥品,且有企業多次被藥監局警告。
已披露招股書的廣東利泰制藥計劃發行2933.88萬股,保薦機構為平安證券。
其招股書169頁-170頁顯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四次被藥品監管部門質量通報不合格的情況,不合格項目均為可見異物、透光度等。廣東利泰制藥涉及的不合格產品項目不僅涉及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等產品,甚至其主打產品氨基酸注射液也存有質量“不良記錄”。
2006年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不合格藥品名單里,廣東利泰制藥生產批號為0503242的復方氨基酸注射液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產品的“性狀、透光度”。
江西省2008年上半年質量公告顯示,廣東利泰制藥生產批號為07101536的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檢驗不合格。根據檢測結果,產品不合格的項目為“可見異物”。
2009年,廣東省第二季度產品質量公告顯示,廣東利泰制藥生產批號為08030542的氯化鈉注射液被檢測為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的項目也是“可見異物”,公司因此遭受了普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處罰。
2010年,廣東利泰制藥的生產批號是0901141的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再次在江西省被檢測出質量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的項目仍為“可見異物”。
但是,平安證券并沒有撰寫“藥品安全風險”提示,僅提示“產品質量控制風險”。巧合的是,中止審查的海南中化亦是平安證券保薦。
一心堂曾售假藥
被爆出不合格藥品的不僅有廣東利泰制藥,已發布預披露招股書的企業也有“劣跡斑斑者”。
一心堂今年3月份披露招股說明書,擬發行6510萬股,保薦機構為信達證券。
“藥品安全風險”的提示中,一心堂稱,“報告期內,未出現重大藥品質量問題。但公司在對所采購藥品進行質檢時,因無法實現全檢,故在經營中仍存在藥品安全的風險。”
實際上,一心堂2009年至2011年內因違規經營受到多筆行政處罰,涉及藥品質量、超范圍經營、營銷活動不規范及商品管理等。其生產的多種藥品還曾因檢測不合格被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曝光。
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的藥
品抽驗不合格質量公告2007年第二期(總第14期)不合格名單,一心堂名列其中。該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060428”的牡丹皮、批號為“20040530”的倒提壺、批號為“20060718”的海金沙均不合格。
2009年3月8日,一心堂怡園連鎖店因銷售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蒲公英顆粒”被認定為劣藥,被官渡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處以20278.50元罰款。
2011年1月14日,一心堂出售的標識為大連奇運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維U顛茄鋁膠囊經玉溪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被認定為假藥,責令停止銷售上述假藥,沒收違法所得194412.40元。
上海一位券商保薦人告訴記者,一心堂幸好買的是別人生產的假藥,“如果是自己生產,那IPO肯定沒戲。對于醫藥銷售企業來說,把好質量關是重中之重。”
7藥企有不合格藥品前科
進入初審階段的藥企中,浙江萬邦藥業、湖南方盛制藥、黑龍江天宏藥業、浙江華通醫藥等企業曾涉及生產或銷售不合格藥品。
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管局2011年第2期藥品質量公告顯示,浙江萬邦藥業生產的批號為“090601”的阿司匹林腸溶片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游離水楊酸”。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近期對上海市藥品、醫療器械和藥包材生產、經營和使用情況進行質量監督抽驗,湖南方盛制藥生產的頭孢克肟片再上“黑榜”。
而地方食藥監局網站披露顯示,2009年,湖南方盛制藥的抗生素類抗感染藥頭孢克肟片在浙江、上海兩地的5個批次產品被抽檢出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性狀、有關物質、含量檢測。然而,這并不是湖南方盛制藥頭孢克肟片首次被查出不合格,2008年、2007年,該產品3個批次在江蘇、山東均被抽檢認定為“不合格”。
2007年和2008年,黑龍江天宏藥業4個批次的羚羊感冒膠囊現身“黑名單”:其中批次為20070201的藥品分別被安徽和浙江兩地藥監局同時“打槍”;批次為20080201的藥品被重慶市和廣東省兩地藥監局封殺;批次為20080101的產品被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點名;批次為20081201的產品位列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黑榜”。
推薦閱讀
華聞控股的股權轉讓已經完成交易,股權也已實現交割。4月27日,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人保投控)一位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了人保集團出售華聞系股權的消息。 同日,華聞系實際控制的兩家上市公司新黃浦(6006>>>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4藥企申報IPO 前科屢現存隱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8/5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