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來股票市場的震蕩,傳統信貸業務的固守,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低利率高門檻的標準,不少投資者的資金難以發揮余熱,而處于焦渴之中的中小企業或個體商戶又難以期盼甘露,這令P2P網貸有了飛速的發展空間,和信貸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可以說,P2P網貸的出現為很多的投資者與借款人架起了雙重收益的橋梁。

盡管P2P網貸發展之勢迅猛,但是它畢竟屬于新興產業,國家對此并非出臺具有針對性的法律進行監管,這也導致P2P平臺誕生以來,出現不少的跑路和詐騙事件。究其緣由,主要來自于兩方面:資金賬戶缺乏監管和風控意識淡薄。因此它有令人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憂慮的一面。
雖然央行、銀監會等金融機構紛紛醞釀對P2P網貸的監管之法,但是要想保障P2P網貸業的持續、高效、健康發展,整個P2P行業都應該進行自我約束和調整。法律蔓延不到的地方,只有依靠自身進行控制。
和信貸早早意識到P2P發展所伴隨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公司配備有一支中國信貸最前沿并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管理團隊,他們涵蓋了風控、信審、貸后管理、催收、運營管理、技術、客服和信貸營銷等每一項關鍵的環節,切實為每一筆資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運作,為有理財需求的投資人和有資金需求的借款人搭建一個安全、透明、便捷的借貸平臺。
可以說,P2P網貸的出現為投資理財的人士提供低門檻、高收益的貸款和理財服務,為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和個體提供高效、便捷的貸款服務。這也是踐行國家關于“普惠金融”的重要舉措之一。
但要令P2P網貸業走向更加長遠,每一所P2P公司都應該從風控、業務創新、技術安全、服務升級等方面著手,令資本的運作更加安全、有效,從而服務于每一位有信譽的投資者和借款人。
一、 風險控制
其實但凡與金融或者互聯網沾邊的行業都應該具備對自身平臺賬戶、客戶信息、資金流動等眾多方面的嚴格控制,尤其是對互聯網金融而言,風險控制更待加強,因為風控指數是衡量一個P2P平臺安全性的重要依據。
一般來說,風險控制的方法主要為: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四種。鑒于眾多的P2P平臺前期資本和實力還比較弱小,無法與傳統的銀行、證券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相比較,因此在風險回避領域應該加大輸出,這也是防止資產泡沫化的措施之一。
二、 業務創新
P2P網貸同樣也是盈利的平臺,但是P2P的盈利必須是建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在為投資者和借款人帶來雙重收益的前提下進行。
但是初期的P2P平臺因為業務不夠靈活,在展開業務方面比較局限,有點躡手躡腳,無法為更多需求的投資者和借款人帶來便利。因此,在P2P的發展過程中,勢必要進行業務創新與整合,挖掘增值點,延長服務鏈,在投資者和借款人更加收益的情況下,自己也分得一杯薄羹。
三、 技術安全
不論是互聯網金融或者其它行業的互聯網公司,技術安全總是一再強調,一再加強,但即便是這樣,每年仍有很多的互聯網公司出現這樣的問題。技術安全不穩固直接會影響到平臺賬戶、客戶信息等數據的泄露,從而影響到整個平臺的運營,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到公司的存亡。
因而,對于P2P這樣一個新興行業來說不能不重視。在技術安全領域,除了挖掘最專業的技術人才之外,且在每項操作方面都要有人都要有人把關。此外,P2P公司還應該有專業部門進行考核。
四、 服務升級
良好的服務可以給人美好的享受和深刻的影響,對于P2P行業也是如此。如果服務的意識一直固守原先,服務的質量一直原地踏步的話,那么客戶便會一點點流失,資源也會一步一步走向枯竭。
因而,要想改變人們對以往P2P產業的認識,則必須依靠真誠的服務和切實的回報來打動。與傳統銀行業的固步自封所不同,P2P行業具有更加靈敏的市場嗅覺、靈活的對應機制以及不斷升級的服務,這些往往可以將傳統的銀行業甩后一大截。
著名業內人士張海南曾表示:“盡管P2P行業確實處在‘無門檻、無監管、無標準’的狀態之下,但是整體來說,P2P行業的金融風險與傳統金融金融體系現已顯露或潛藏的金融風險相比,具備程度更輕、更分散和更易于自我糾正的基本特征。”而這樣一種不斷探索和完善的機制,也必將帶領整個行業走得更遠。
文章為和信貸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和信貸小編今天就簡單為您分享到這了,希望給您在投資和選擇的時候提供一個很好的幫助。您同時也可以看下我們的投資平臺(www.hexindai.com)
推薦閱讀
每個成功P2P平臺的背后肯定站著不少嘔心瀝血的運營汪。整個P2P行業目前有2000多家平臺活躍在這個日漸繁榮的互聯網金融市場里,行業競爭已經過度到資本競爭和人才競爭的階段,互聯網背景的運營的缺口很大,很多其他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暢想P2P網貸的發展之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50916/29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