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陶瓷產業即將迎來發展的春天。行業分工更加細化、專業化;陶瓷新產區的不斷崛起,形成了東西、南北相互呼應的全國格局;質量品牌的逐漸優化;老產區的重組配置,提升市場競爭力;國際重要市場(歐美等高端市場)的不斷滲透;創新設計能力的日益提高;商業模式的市場化創新;新興品類陶瓷的不斷誕生;政府的扶持與鼓勵……所有一切都表明,中國陶瓷將走在“春天里”。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這么樂觀。國際上尤其是歐盟的陶瓷反傾銷訴訟不斷,貿易、技術壁壘的重重設置,人民幣升值,國際經濟還處在后金融危機之中導致市場萎靡等,這些因素讓出口型的陶瓷企業甚至產區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國內節能減排政策上升為政治層面,瓷磚減薄的呼聲日益高漲,原材料價格、人工費用、管理成本、物流成本等不斷攀升,產區之間、同類產品之間在市場的內斗消耗,生產過剩導致產品大量積壓,傳統老產區企業的整頓或關停并轉,技術、設計、品牌意識的淡薄和能力的欠缺,新產品更新緩慢,市場渠道建設的單一……這一切又讓中國陶瓷業的發展走進了云里霧里。想要撥開云霧見天日,需要智慧與勇氣,更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購物導報》長期關注著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中國陶瓷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福建產區的動態。福建陶瓷產區中又分為三大生產基地——德化縣的工藝瓷和日用瓷,閩清縣的內墻磚和電瓷,晉江、南安的外墻磚和仿古磚。這三大陶瓷生產基地各具特色,相輔相成,構成了福建陶瓷產業的多元化、專業化、精細化的特色。福建陶瓷產業就是中國陶瓷產業的濃縮版本。近期,《購物導報》在福建三大陶瓷生產基地進行了詳細的行業調查采訪,在了解了福建陶瓷產業的發展現狀后,大膽展望未來幾年福建陶瓷產業乃至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趨勢。
工業設計將成為陶瓷產業的核心價值
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工業設計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傳播設計、設計管理等,其核心是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在企業中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水平是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國際上,工業設計被稱為 “創造之神”“富國之源”。工業設計一直被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作為核心戰略予以普及與推廣。2007年2月13日,溫家寶總理作出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表明了我國政府對于工業設計的重視。2008年3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國辦發〔2008〕11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其中,“工業設計”作為一種業態,被清晰地納入現代服務業中。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助產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從源頭上助推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任務。
產品設計產品研發一直為中國的薄弱環節,研發設計的缺失導致中國戰略缺失。提升中國綜合國力之軟實力必需確立研發設計戰略。工業設計改變中國經濟“全球制造工廠”角色,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工業設計已經從一個行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1年初,福建省政府召集省經貿委、發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組織在福州召開了關于推進福建省工業設計工作的會議。福建省陶瓷協會作為重要的與會單位,被政府委以重任,被要求在行業內大力推廣工業設計的工作和工業園區建設、陶瓷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推薦等工作。為了更有力的推動福建省工業設計政策的落實與發展,今年春節過后,福建省分管省領導親自前往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洽談相關合作支持事項。政府的重視與推廣,讓福建省陶瓷行業看到了推廣工業設計帶來美好的前景。
2010年12月30日,中國衛浴工業設計中心正式在廈門路達集團掛牌成立。這標志著中國衛浴工業真正由中國制造轉型到中國創造。《購物導報》曾密切關注報道這一事件,并對福建其他行業展開了工業設計相關的采訪調查。采訪結果表明,目前福建省陶瓷產業跟其他產區一樣,還沒有樹立工業設計的意識,產品的研發創新也沒有提到企業核心價值的高度。今年以來,《購物導報》積極配合福建省陶瓷協會,在業內展開工業設計理念的灌輸和引導相關企業開展工業設計中心的申報與建設工作。福建三大陶瓷生產基地的一些代表企業已經對政府推廣工業設計工作的政策與作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積極在自身企業展開工業設計工作。
福建省陶瓷協會葉少芬秘書長在接受《購物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協會的積極推廣,企業的自覺努力,福建省陶瓷業的工業設計工作將很好的展開。相信不久的將來,肯定能涌現出一批較有實力的陶瓷工業設計中心,在新產品設計研發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并借此引領中國陶瓷產業的騰飛,讓極具中國元素的陶瓷產品進入世界市場。福建省陶瓷業也將像衛浴業一樣,爭取中國陶瓷工業設計中心落戶福建,福建有這個實力。葉秘書長強調,目前主要是幫助企業確立工業設計的概念。只要樹立的正確的意識,就必然會把工業設計上升為企業的核心價值。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創新是陶瓷業持續發展的根本
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陶瓷企業都意識到了,要想在這殘酷的市場“戰爭”中存活和做大做強,就必須在企業管理、產品開發、渠道建設等方面都能有效創新。可以說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
福建陶瓷行業在創新發面的表現很是活躍。福建華泰集團長期以來跟各科研院所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在新產品開發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推出的TOB陶板和黑瓷太陽能陶板就是陶瓷產品升級創新的典型代表,這些產品一推出市場就引起了大量的關注,成為市場的寵兒。華泰集團也成了陶瓷行業創新發展的代表和先鋒。閩清豪業陶瓷堅持與意大利設計師的長期合作,堅守產品創新和品質保證,其產品一直都是美國主要建材市場的首選。也正是因為創新,豪業陶瓷在金融危機中的優異表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晉江萬利瓷業公司也長期與世界著名陶瓷設計大師合作,同時與國內科研機構合作,在產品開發創新上保持了旺盛的活力,使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德化工藝瓷更是創新的代表,從悠久歷史傳承、名揚四海的“建白”,通過艱苦的創新發展,推出了讓人驚嘆的“中國紅”系列產品。“紅”與“白”的傳奇就是德化藝術瓷不懈創新的最好寫照……
當然,這些創新活躍的例子都是行業的代表企業。而更多的是中小企業,還不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甚至從思想意識方面都還需要加強。這也是福建省陶瓷企業年年上國家抽檢黑榜的因素之一。尤其是行業面對巨大的節能減排的壓力,呼吁行業企業展開瓷磚減薄的工作,讓行業陷入廣泛的討論與爭議之中。這無疑要求大小陶瓷企業都必須要把創新工作擺上日程。曾有一家上質量檢測黑榜的福建陶瓷企業向《購物導報》訴苦,有關部門這邊呼吁減薄,那邊相關的標準又沒有更新,讓企業兩難。其實,這家企業并沒有真正意義上重視創新工作。福建省閩清金陶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禎楚在《購物導報》關于瓷磚減薄話題的采訪時,表現非常自信:“推行這項政策很有意義啊,是行業真正節能減排的有效措施。企業也完全有這個技術力量保證產品質量。我們小規格的產品很早就是4毫米厚了,各項指標完全符合標準,并且在市場廣受歡迎。”
福建省陶瓷協會葉少芬秘書長告訴《購物導報》:“福建陶瓷還是中小企業居多,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實力解決減薄與質量指標之間的矛盾。協會將廣泛收集企業的意見,集中向標準制定部門反映企業的訴求,建議針對不同的產品制定相應的更精細的標準,幫助企業發展。但更重要的是,企業要強化創新工作,在資金人才的投入,在新材料的研發,新產品的開發上多做些工作,這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之道。”
密切關注福建陶瓷業發展的福州大學材料學院、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福建省相關研究機構的學者教授,福建省閩清陶瓷研究所專家,多家具有代表性質的福建省陶瓷企業代表和一些媒體人士都向《購物導報》表示:創新在陶瓷行業復興騰飛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們勉勵福建陶瓷企業抓住時機,認真開展創新工作,做強自身,這樣就能抵御外來的風險沖擊。他們還表示愿意為福建陶瓷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明星代言將是陶瓷行業品牌建設的風潮
隨著陶瓷產品的日益創意化和時尚化,企業的市場建設和品牌建設也將隨之創新改變。《購物導報》在福建陶瓷產區深入采訪后,強烈地預感到,明星代言將是福建陶瓷行業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的風潮。
對福建稍微熟悉的人都知道,明星代言是相對成熟行業急速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的常用手法。最先引領風潮的是晉江的鞋業,緊跟著是服裝產業、食品行業。最近幾年,福建水暖衛浴行業也興起了轟轟烈烈的明星代言風潮。曾經有人這樣調侃這一現象:不要說那些在屏幕上經常露臉的明星,就算是偶爾在屏幕上露過臉的角色,你就有可能在泉州密密麻麻的路牌廣告上看到他們親切的笑臉!這種調侃還是道出了福建一些企業喜歡跟風的習慣。當然這種大面積的跟風行為快速推動行業知名度的提升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個體企業誰受益,恐怕只有企業自己知道。
《購物導報》分析后認為,在福建陶瓷行業走精品時尚創新,完善工業設計工作之后,其市場推廣與品牌建設必然走明星代言這條路。“明星代言的品牌建設方式肯定會在我們陶瓷行業流行起來,而且就在不久的將來。因為福建企業具備這種實力,也有這方面的需求。”福建省陶瓷協會葉少芬秘書長這樣認為。
美侖美奐的裝飾陶瓷產品、充滿中國元素或者外國風情的建筑陶瓷品、讓人目不暇接的藝術陶瓷精品,所有這些都是時尚與美的代表。如果旁邊站著位同樣時尚或內涵且知名度極高的明星在賣力品讀。這一場景相信是所有正在進行品牌建設的陶瓷企業老板們最愿意看到的。在外省產區,已經有企業開始進行明星代言的品牌建設工作了。比如金意陶就盛情邀請港星周海媚傾情演繹時尚與古典的美。
《購物導報》認為業界內心已經蠢蠢欲動。誰率先運做,誰能打破那層薄薄的窗戶紙,在福建產區第一個請明星代言進行品牌建設,誰就能引領福建陶瓷產業的品牌建設,誰就能點燃和引領福建陶瓷產業明星代言的風潮。
工業設計、創新研發、明星代言進行市場開拓和品牌建設,這些都將成為處在重重包圍與重壓下陶瓷企業轉型升級或發展突圍的有效手段。
推薦閱讀
貴州路橋公司在王濤上臺之前曾經是一個令人向往的企業,工資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公司凝聚力強,職工團結友愛,但是由于領導的私心,使的路橋公司負債累累,領導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職工人心惶惶,一個優秀的企>>>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714/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