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微軟CEO鮑爾默上周五對美國當前的經濟狀況提出最嚴苛的說法。他將市場情勢與1837年、1873年和1929年相比,這幾個年份都發生了銀行倒閉、高失業率和經濟蕭條。
鮑爾默對一群美國民主黨眾議員表示:“這是一生一次的經濟危機。有很多歷史資料可證,仔細想想,1837、1873、192929和2008,我們面臨的每一個重大經濟困境,幾乎剛好間隔一整個人生。”
鮑爾默表示,過去25年來的經濟增長,是基于創新、全球化和債務的驅動(而目前的債務水準無法持續)。他說:“例如1929年,就在股市崩盤前,民間負債占GDP比率是160%。去年,民營企業的負債比率是GDP的300%,杠桿太高。”
美國股市自2007年10月的高點,至今下跌超過40%,而許多都會區的房地產,早自2006年7月就持續下跌(自大蕭條時期后未見的現象)。
鮑爾默說:“我的看法是,我們現在遭遇的是一次根本上的經濟重設。經濟將在一個支出的水平上進行自我重建,反映出其下資產的真正價值,我們才能開始以健康的速率再次增長。”
另一方面,上周的官方失業報告出爐前,美國本土的失業率仍維持在7.6%,低于1975年和1992年的數字,也遠不及1982年的10.8%。1940年以前的統計數字更不準確,但官方資料推估,1938年的失業率高達19.1%。
鮑爾默說:“PC購買在多數家戶預算中,是自行支配的,包括第二臺、第三臺PC。”但微軟仍將每年挪出90億美元以上的研發預算。他表示:“消費電子也具有這種特性。這個國家有50%的資本支出用在資訊科技,資本愈少,花在資訊科技的支出愈少,沒有任何部分能免疫。”
微軟股價從2007年秋季一路走跌至今,跌幅超過道瓊指數,但與科技類的納斯達克指數相符。
鮑爾默為目前美國國會兩院審議中的經濟振興法案背書,認為那是“必須的”,且“將在我們到達重設點時提供緩沖,并將有助于重啟我們的經濟引擎。”他并未提到振興法案中涉嫌浪費政府預算的部分,參院民主黨已經表示,將把膨脹到1兆美元的方案砍至7,800億美元,但仍比去年10月提案的3,000億美元高出甚多。
鮑爾默表示,雖然他了解“民間債務與政府債務的差別”,但整體而言“債務的使用確實太過”。美國振興法案的財源將通過政府舉債取得,買單的大多是外國政府。
在大蕭條的可怕比喻后,鮑爾默樂觀地表示,美國擁有人才加創新成功潛能的正確組合,尤其是政府將更多納稅人的錢花在基礎研究和開發上。他說,這是“一生一次,讓我們重新思考優先順序,并作出正確投資的機會。”。(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搶得科龍,躋身國內冰箱產業第一集團還不夠,海信還瞄上了顧雛軍被凍結的6億多元資產,并為此引發一系列索賠訴訟。什么時候把6億多元的資金全拿進來,什么時候海信也就收手不告了,身陷囹圄的顧雛軍仍麻煩不斷,海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鮑爾默以大蕭條時期比喻當前美國形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