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記者 易水寒)“只要它做的,我一定聯合大家來(對抗),我一定要打它一棒。”在一場晚宴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振臂疾呼,號召臺灣知名的IT及家電企業家們加入他的“打狼”行動。這條 “狼”名叫三星電子,來自韓國。郭臺銘說,打敗它,是他的終身目標。
這不是郭臺銘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這條“狼”的厭惡及痛恨。他給這條狼的標簽是“再偉大也成不了百年企業”“總是對競爭對手背后捅刀的小人”。
這也讓人很好奇,對三星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才會有這樣的憤怒?這條狼,郭臺銘又準備怎樣打?事實上,郭臺銘對三星積怨在心已久。
2008年,三星和LG在2008年曾聯手打壓奇美(鴻海子公司)與友達,當時前兩者一直在持續采購臺企面板,金融危機到來后即立刻大幅撤單,臺灣面板業損失慘重,奇美當年10月出貨量銳減四成,而三星卻順勢奪下約24.5%市場份額,行業領先地位繼續穩固。這種利用市場領先地位打壓競爭對手的做法,讓郭臺銘對三星相當不齒。
三星的崛起,式微的是臺灣電子企業。郭臺銘敢于號召臺企共同打壓三星,正是因為三星的上位讓臺企吃了不少苦果。而其上位的方式,在很多人看來是 “不地道”的。例如,憑借韓國政府的撐腰(低息貸款、不正當補貼),三星便在他國進行傾銷,大打價格戰來打壓對手,甚至不惜進行“自殺性”行為,把產品價格拉低到成本之下,以擾亂行業周期,迫使比自己弱小的競爭對手垮臺。
雖然在商言商,三星強大的執行力值得稱贊,但種種“不厚道”的競爭手段放大到一定程度,則會對行業產生極大損毀力,使其成為“行業”的公敵。所以,新仇加舊恨,作為臺灣企業界內的大佬之一,郭臺銘要也敢于不遺余力的打擊三星。
跟三星比起來,論規模,鴻海去年營收足足少了1萬億元;論產品線,鴻海在半導體與存儲器還是空白。憑一己之力當然打不贏,郭臺銘的招數是,聯合其它企業分三路對抗三星——面板、存儲器、半導體。
“我一個人打不過,全世界只有三星一個人、一家公司,可以這三個(存儲器、面板、半導體制造)都玩。”郭臺銘強調,“我只有聯合幾個人一起打它,張忠謀打三星的ASIC,我打TFT(LCD面板),爾必達也要打(DRAM)。”
不想等政府出手整合,郭臺銘自組全球聯盟,直攻三星產品線。但三星也絕非等閑之輩,7月初,三星集團下令,要求全體員工提前半個小時上班,也就是早上6:30,三星說,這是為了增強員工的危機意識。三星越來越勤奮,而郭臺銘也顯然要和三星死磕到底,戰役才剛開始。
推薦閱讀
在科技時代,競爭是如此激烈。蘋果站在科技頂端,可想而知有多少競爭對手,三星一直是蘋果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如今又涌現兩大競爭對手,谷歌前不加剛推出谷歌眼鏡,微軟又推出自己的第一款平板電腦。 在科技時代,競爭>>>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30/12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