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消息,《財富》網絡版今天發文稱,索尼曾是消費電子產品的代名詞,但在蘋果、谷歌和三星的沖擊下,該公司迅速衰落,第一財季業績仍然令人不安。其新任掌門平井一夫曾因領導PlayStation品牌獲得成功而享有盛譽,但要使規模龐大、部門眾多的索尼重煥生機絕非易事。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索尼的嚴重衰落已是眾所皆知之事。正如雅虎曾經是互聯網的代名詞,而柯達曾是攝影術的代名詞,索尼也曾經代表著消費電子產品。可從蘋果iPod問世以來,索尼的境遇就開始每況愈下。
2009財年索尼的營收曾達到977億美元,但此后幾年中持續下滑,2012財年已只有828億美元。同一期間,凈虧損更是比2009財年的13億美元增加三倍,2012財年虧損達58億美元。在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的第一財季中,該公司的業績同樣令人不安,包括極為重要的PlayStation品牌在內的游戲部門的營收同比大跌14.5%,家用娛樂部門營收跌幅更達到26.2%,就連設備部門也下滑了14.4%。
有亮點嗎?索尼的成像部門第一財季營收同比增長7.6%,電影業務的收入也增長了6.2%。盡管如此,前者的營業利潤僅為1.6億美元,對這樣一家大公司來說微不足道,后者則有6200萬美元的營業虧損。索尼的移動部門營收猛增133%至36億美元,但卻出現了3.56億美元的營業虧損,換句話說,該部門也是喜憂參半。
如果以其在關鍵市場的地位衡量,索尼的問題更加明顯。根據研究公司Gartner的統計,第一財季索尼占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1.9%,遠遠落后于三星的20.7%。在液晶電視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統計顯示,索尼2011財年第一財季出貨量為420萬,如今也已下滑至360萬臺,即市場份額僅為8%,三星的市場份額則達19%。
游戲恐怕是索尼的地位保持得最好的一個部門,盡管如此,其PlayStation 3的銷量仍然趕不上微軟旗下的Xbox 360. 同時,索尼的PlayStation Vita便攜游戲機雖然因技術成熟而備受稱贊,但也面臨任天堂類似產品的激烈競爭。況且,很多消費者干脆用蘋果iOS或谷歌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來玩游戲。
索尼新任首席執行官平井一夫2月份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出乎意料地坦率,他承認使索尼重整旗鼓絕非易事。他當時說:“我過去以為重振PlayStation業務將是我職業生涯中的最大挑戰,但如今看來并非如此,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我感覺‘天哪,又怎么了?’”
今年稍早些時候成為新任掌門后,平井一夫作出了裁掉1萬名員工的艱難抉擇,他還公布了新的“一個索尼”(One Sony)政策,即將公司的全部力量聚焦于三大“支柱”:移動、數碼影像和游戲。平井一夫還對高管團隊作了大洗牌,納入那些在他看來能更高效地執行新戰略的人士。
可是,更大的問題或許是平井一夫能否挽救索尼這個品牌。蘋果、谷歌和三星等科技巨頭吸引了世人的關注,使索尼仿佛已成為二線品牌。某種程度上說,索尼的高管們都不得不生活在蘋果那無與倫比的復興故事的陰影下。盡管平井一夫因樹立PlayStation品牌而享有盛譽,但索尼旗下部門眾多,要讓它們精誠協作并重新呈現出活力,顯然將是他迄今為止最有挑戰性的工作。
推薦閱讀
“只要它做的,我一定聯合大家來(對抗),我一定要打它一棒。”在一場晚宴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振臂疾呼,號召臺灣知名的IT及家電企業家們加入他的“打狼”行動。這條“狼”名叫三星電子,來自韓國。郭臺銘說,>>>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30/12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