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緬) 據彭博社、路透等多家外電報道,英特爾4日發行了60億美元的公司債,所得將用來買回自家股票,規模創下該公司的新高紀錄。英特爾前次紀錄是在2011年9月創下,當時該公司發行了50億美元的債券。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暨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英特爾4日聞訊上漲2.2%,收19.97美元;該檔個股11月21日收盤價(19.36美元)甫創2011年8月19日以來收盤新低。
IT商業新聞網獲悉,據彭博社數據,英特爾發行了30億美元1.35%五年期債券(殖利率較五年期公債高出75個基點)、15億美元2.7%十年期債券(殖利率較十年期公債高出115個基點)、7.5億美元4%二十年期債券(殖利率較二十年期公債高出130個基點)、7.5億美元4.25%三十年期債券(殖利率較三十年期公債高出150個基點)。
RB分析師Doug Freedman指出,在債券殖利率偏低的環境下,英特爾的發債行動可以說是頗為精明,而發債所得很有可能會讓該公司擴大庫藏股計劃的規模。英特爾2012年至12月4日為止股價跌幅多達17.65%。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壓低了債券殖利率,而坐擁大量現金的企業便開始透過發行公司債的所得來買回自家股票。不過,這可能會引發不好的后果。
CNBC 11月22日報導,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Albert Edwards警告,從歷史經驗來看,企業貸款買回自家股票都會引發大災難!他說,美國企業在股市接近頂峰時成為市場唯一大量買進股票者,以便美化每股盈余數據,而在股市崩跌的同時則快速改回發行新股的模式。Edwards指出,這些企業發行債券所得只用來買回股票,而非進行新的投資。
法國興業銀行另一位分析師Andrew Lapthorne指出,這種風險勢必會在經濟開始衰退時對部分企業產生沖擊。可怕的是,美國、歐洲企業都采取了類似行動。
推薦閱讀
20萬臺聯想筆記本曝出不兼容問題只是一個“小問題”,微軟的困境遠不止于此,Windows8面臨普通用戶和企業用戶的兩頭冷淡,兼容性、使用習慣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Windows8是不是微軟的救命稻草還不好說,至少離成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