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來陸續公布的2009年財報來看,我國絕大部分家電企業實現了總體平穩發展,這說明國家實施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刺激內需的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政府推出的擴內需政策成為中國家電企業保持產業活力的關鍵因素,同時這一系列政策對亞洲乃至全球電子業的止跌回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外企業共享家電下鄉盛宴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政府適時推出“家電下鄉”政策,不僅使中國企業獲得機會,外資企業也成為此項政策的受益者。
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激活了農村地區的家電消費市場。據商務部家電下鄉信息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全國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3767 .98萬臺,銷售額692 .57億元。家電下鄉政策抓住了當前農村家電普及的有利時機,調動了農民購買家電的積極性,刺激了內需特別是農村消費,成為家電企業保持發展活力的關鍵動力。
為了進一步放大家電下鄉政策的作用,今年政府大幅提高了家電下鄉產品的最高限價。其中,彩電從3500元提高到7000元,冰箱從2500元提高到4000元,手機從1000元提高到2000元,此外空調的限價也有所提高。最高限價的取消極大提高了企業參與家電下鄉的積極性,特別是外資企業也積極加入到家電下鄉行列中。
據了解,在2010年家電下鄉招標結果中,共有涉及12類家電產品的531家企業入圍,其中178家企業是首次參與家電下鄉,東芝、三星、伊萊克斯、G E等20多家外資企業集體中標。三星、東芝、飛利浦、松下等外資彩電廠商是首次投標彩電產品,而L G、松下、惠而浦等外資品牌首次投標冰箱、洗衣機產品。而外資企業參與家電下鄉,也帶動了他們在中國的渠道建設和產品結構調整。
以舊換新激活城市新需求
與農村地區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不同,政府在城市地區推出了“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這項政策的出臺拉動了城市地區居民對新家電產品的需求,也推進了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產業體系的建立,進而帶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在2009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部委聯合在北京、上海、山東等9個試點省市實施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后,財政部、商務部、環境保護部前不久再次聯合下發通知,今年5月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結束后,將繼續實施這項政策,并在具有拆解能力等條件的地區推廣實施。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從美國蔓延的金融危機似乎讓日本電子企業受到了很大影響。這些曾經以產品獨特、價位超高為標簽的日企正在走下坡路。 近日,索尼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將旗下兩家工廠賣給鴻海,其中包括位于斯洛伐克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我國刺激家電的內需政策顯現全球效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