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液晶電視市場的快速崛起,近年來,中國LCD產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國內掀起了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建設熱潮。目前,京東方在合肥投資興建了六代面板生產線,其八代面板生產線也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奠基。 而南京中電熊貓也與夏普達成合作協議,購買了夏普在龜尾的六代面板生產線,該項目落戶于南京。我國LCD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LCD產業集中于下游整機制造、上游面板產業規模偏小、競爭力薄弱的現狀,有利于我國LCD產業布局的完善。但在發展LCD面板產業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冷靜對待。
中國在光電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基礎性研究力量薄弱的現狀。現階段,中國光電產業基礎性研究與國際領先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基礎性研究是產業發展的主要支撐,也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石,基礎性研究薄弱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光電產業的持續發展。現階段,歐美、日本以及韓國等國家在發展光電產業的過程中,都積極提升其基礎研究實力,通過技術掌控來引領整個產業的發展,搶占市場發展先機,從而獲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這些國家憑借著對核心技術的掌握,通過專利授權等手段收取專利費用,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往往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
由于大尺寸LCD面板生產對于技術要求較高,現階段高世代面板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和韓國手中,我國依舊缺乏相關的核心技術。在國家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這一戰略任務的指導下,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朝陽行業,LCD產業成為各地方政府的發展重點。北京、廣州、惠州、佛山、深圳、大連、南昌、廈門、合肥等地方政府紛紛制定了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國內掀起了一股LCD產業投資熱潮。面對各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何進行有效的產業整體規劃,明確產業發展目標,有目的性地引導產業有序發展,避免產業發展同質化、無序性現象的出現就顯得尤為重要。
缺乏核心技術是制約中國LCD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但看好中國龐大的下游需求市場,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一些外資企業開始把產業發展重點轉移到中國,全球LCD產業呈現向中國轉移的趨勢。
在此次產業發展的熱潮中,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企業積極進入中國內地建立面板生產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擁有龐大的下游需求市場。這種以市場換技術的產業發展方式,是目前中國發展光電產業的一個有效手段,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也要充分意識到這種產業發展模式帶來的風險。首先,是技術的歸屬權問題。外資企業在與本土企業進行合作時,本土企業是否能夠接觸到部分核心技術,并通過不斷學習逐步掌握相關技術,對于企業的長久發展非常重要。其次,若是采用技術團隊入股的方式,則需要把控技術團隊的穩定性,避免因技術團隊不穩或個別人員退出而導致的企業運營風險。最后是專利費用的問題。本土企業在與外資企業談判時,對于專利費用要謹慎評估,避免出現為他人做嫁衣的現象。
綜合來看,在此次LCD產業發展的浪潮中,提升基礎性研究,增強自主研發能力,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協調區域間的產業布局,實現產業協同發展以及謹慎評估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技術、人才、專利等風險,是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推薦閱讀
CRT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導入期長達10多年;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導入期不足5年。眼下,備受眾多國內企業推崇的互聯網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導入期又會是多長?以目前TCL的戰斗激情、推廣力度,這個時間很可能只要2年。 記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冷靜看待中國LCD產業投資熱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