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溫救了空調業的命。”正在寫2009冷凍年空調市場總結的湖南格力空調董事長姜北,這位湖南空調行業名副其實的“老大”告訴記者,“更準確地說,天氣救了二、三線空調品牌的命,2008年中國空調業遭遇了‘滑鐵盧’,家用空調庫存總量高達1300萬臺,在今年夏天的持續高溫下全部賣光了!”
進入8月,2009冷凍年結束,2010新冷凍年開始。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科龍、格蘭仕、春蘭、志高、三星、LG、松下等十多家空調品牌,經過猛烈的市場拼殺之后回歸冷靜,開始盤算各自的得失,布局新年度各自的新版圖。
1300萬臺庫存曾經遭遇空前危機
姚銀峰,美的空調中南大區的負責人,年初親自坐鎮湖南,兼任湖南空調總經理。回想當時的情景,姚銀峰緩緩地告訴記者:“當時的壓力實在不小,但我們挺過來了,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眾所周知,2008年的空調行業不僅和中國經濟一起集體遭遇了樓市股市低迷、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等陰霾,而且還遭遇少有的 “涼夏”。這一系列因素導致2008年底我國家用空調行業庫存總量高達1300萬臺。這些庫存多為2008年上半年以高價位原材料成本生產的,并且其中 80﹪以上為4~5級低能效產品。而如果空調市場能效等級準入標準出臺,那么這些庫存產品將被市場拒之門外,成為一堆無人問津的“廢銅爛鐵”。
降價“祭旗”空調生死戰
一家媒體的廣告經理肖女士至今還興奮地回憶,今年3月份以來,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等空調品牌的廣告戰波瀾壯闊。
國際經濟危機以及國內空調行業的巨大庫存,使得空調廠家3月就開始行動起來,各大廠家紛紛打出促銷牌。美的、格力、海爾、奧克斯等空調廠家也紛紛宣布推出低價空調進行大規模促銷,2009年國內空調大戰在牛年的早春打響。
國家信息中心市場處處長蔡瑩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低價位的新一輪促銷,也帶來了明顯的市場轉機。根據相關統計顯示,2009年3月份國內空調總銷量為374萬臺,同比減少39.8﹪,其中內銷量為154萬臺,同比減少36.3﹪,空調行業的庫存量明顯減少。如此激烈的價格戰也讓2009年前幾個月的空調市場不乏看點,“消化庫存”、“降價促銷”成為2009年空調市場的關鍵詞。
高溫空調全面“井噴”
“我們連續很多天全省日銷量突破了1萬臺,一些機型已經賣斷了貨,每天幾十臺貨車不停地從廣東調貨過來。”湖南格力空調董事長姜北7月中旬的一天告訴記者。“天氣這么熱,都快忙暈了”。這是記者當時在采訪各大空調賣場時,促銷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事實上,從5月份開始顧客就逐漸增多,到6月下旬的時候達到第一個高峰,7月迎來了全面“井噴”行情。通程、家潤多、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都忙著緊急調貨。通程電器副總經理余騰達稱,高峰時上午開門不過一個半小時就銷售了幾百臺空調,相當于淡季里幾天的銷量。
政策讓“井噴”更猛烈
國家各大利好政策的實施, 讓空調市場行情更猛烈更持久 。
2009年2月,國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家電下鄉”政策,空調首次入圍。根據政策,農村居民購買中標的空調產品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 13%的價格補貼。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末湖南空調保有量每100戶不足3臺,農村市場顯然大有可為。今年5月,國家又緊鑼密鼓出臺了一系列惠民的利好政策。5月20日,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布《“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實施細則》。對達到能效等級1級或2級標準的高效節能空調產品實施財政補貼(變頻空調不在補貼范圍)。格力、美的、海爾、海信、長虹等19家企業的1140個型號入圍。只要消費者購買相關產品便可以獲得300 元/臺(套)至850元/臺(套)不等的補助。
特征“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今年空調行業一方面整體脫銷,另一方面,“馬太效應”又非常明顯,行業出現了“強者恒強”的局面。格力、美的兩大品牌占有了市場份額的80%左右。奧克斯、海爾、志高、科龍、海信等品牌也有精彩表現,LG、三星等國際品牌份額進一步減少。
今年消費者購買空調時價格已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品牌、節能產品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我買空調首先是看中這個品牌,其次才是價格。”在通程購買空調的嚴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空調市場與往年相比,另一個特點是消費者更加傾向于節能產品。三級能效以上的節能型空調成為市場主流,其中格力的節能王子、睡夢寶等一級節能產品成為空調市場的極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推薦閱讀
自“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后,“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舊換新”等惠民政策也相繼出臺。“以舊換新”主要面向相對成熟的城市消費市場,而“節能惠民”工程則將促進高能效產品對高能耗產品的“以舊換新”。這三大政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銷售全面“井噴”天氣救了空調業的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