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游屏資源及其今后技術升級換代趨勢的掌控,關系到我國彩電業今后發展的安全性、產業的健康度以及整體競爭秩序。 毫不夸張地說,在當前彩電平板化趨勢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平板化已經成為今后幾年國內彩電業的大趨勢。而對于平板產業的未來方向和核心技術的掌控,也成為中外彩電企業較量與博弈的關鍵點。誰掌握產業鏈的最核心資源、誰把握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誰才能實現企業市場利益的最大化。 當前來看,國內企業憑借大規模制造實力與完善的銷售渠道為支撐,在平板市場上占據了主動權。一度還借助在屏價格快速下滑時積累的資源,發動了一輪輪價格戰,將原先由日、韓等外企所獨享的成本價格優勢挑落馬下。一些企業甚至還憑借強大的銷售能力具備了對上游屏資源的議價籌碼。 實際上,此前,日、韓企業正是得益于對平板技術的掌握,引領了一場全球平板化浪潮。短短幾年時間里,憑借平板電視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工業設計水平,快速席卷了彩電企業,實現了對CRT電視的快速取代。 彩電業的平板化趨勢演變周期之短、普及速度之快,完全是受到日、韓企業對平板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于關鍵零部件資源的把控,從而構建了一套以創新型技術為推動力的產業升級換代軌跡,這也成為今后全球消費電子產業升級和變革的主流模式。 眼下,在中國市場這一看似不錯的平板電視商業大戰中,中國企業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分銷能力。而外資企業獨占上游屏等關鍵資源和對未來趨勢的及時把握能力,兩者各有所長,而又各取所需、各占優勢。 不過,國內企業始終無法逃避這樣一個現實:無論是在液晶技術領先,或是等離子技術逞強,國內企業注定只落得個看客的尷尬身份,而無法在根本上改變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走勢。因此,我們的企業一直充當著產業方向和產品技術的跟隨者,而無法變身為這一趨勢的領跑者。 對于眾多國內彩電企業而言,眼下所需要加強并突破的就在于建立自主控制和引導下的平板電視的關鍵性資源,建立自身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和標準體系。積極通過資本合作的方式向液晶模組等上游關鍵零部件資源的加工制造環節挺進,被認為是國內彩電企業突破發展瓶頸、邁向產業鏈一體構建的有效嘗試,比如長虹、TCL、創維、海信進軍液晶面板后端模組生產。而對于上游屏資源的掌控便是最直接的突破口,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比如長虹進軍等離子面板生產。 無論是等離子,或是液晶,到底兩者誰能成為真正的贏家,這些對于國內彩電企業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的問題就在于,國內企業在這兩大產品技術標準體系中掌握到多少主動話語權,能否影響和左右這兩大技術標準的未來走勢和再度創新。 如果只以短期的市場投入產出比來衡量長虹斥巨資涉足等離子屏生產線的建立,可能會出現投資失誤的定論。不過,從我國平板電視行業長期的發展以及國家對于這一產業的關注度和產業自身的安全性等多重因素來看,掌握上游屏資源是我國企業今后發展必須跨越的一道檻。中國企業要想在今后彩電業的競爭中保持持久的戰斗力和競爭優勢,必須要建立屬于企業自身發展的自主知識產權,其重點就是要構建起一條完善的平板產業鏈。 對于屏資源的掌握,不只是表明企業擁有相關的生產線,可以完成自給自足,不受外部屏資源價格波動或人為控制等因素的限制。關鍵還在于,通過涉足屏資源,為企業構建起一套立足于顯示屏技術的整體研發體系、未來技術趨勢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實力,這才是關乎整個產業安全和國家政策對產業扶持力度的關鍵所在。
推薦閱讀
長虹歐洲訴訟案為中國企業添國際維權經驗
歷時一年多,歐洲長虹電器公司(以下簡稱歐洲長虹)和意大利K公司的合同糾紛案于近日在歐洲法院審結。法院判決歐洲長虹全面勝訴,并判決意大利K公司向歐洲長虹支付應付貨款并承擔相關費用。 2007年10月3日,歐洲長虹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掌握上游屏資源是我國彩電業必經之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234.html
1/2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