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實施細則》中明確變頻空調不在補貼范疇之列以來,20多天,來自方方面面對變頻的打壓言論不絕于耳,有人為變頻落選拍手叫好,有人在一旁暗自冷笑,定頻企業紛紛“揭短”,媒體代表民眾質疑變頻之前的各種說法,從2008年9月1日才開始揚眉吐氣的變頻空調,這會子似乎又被打入了十八層地獄。至于變頻為何會落選,這其中的原因猜測更是紛繁復雜,從核心技術的缺失到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從標準的落后到某些層面上的小肚雞腸,沒有機構可以給出確切的說法。有從企業傳來的消息說變頻空調將有望在第二批節能補貼的名單中出現,但馬上就有來自政府的消息表明在未來2到3年內變頻空調都不可能參與補貼,本來以為變頻空調的前途在2009年會一片光明,而現在卻因為節能補貼的進與不進而顯得很是撲朔迷離。
寄希望于上海政府補貼
“現在會不會覺得有些被動?”當筆者這樣詢問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時,他毫不避諱得說:“那是當然”。2007年,當空調業界也像今天這樣對變頻充滿鄙夷的時候,由海信牽頭,同時在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的組織下,海信、三菱電機、日立、松下、東芝組成了上海地區變頻空調推廣聯盟,當年還曾經被質疑只有一家中國企業的變頻聯盟在2008年就得到了迅速擴容,成員企業擴大到12家,海爾、格力、美的、長虹、夏普、富士通、新科陸續加入,到2009年成員企業又新增了志高、三星和奧克斯,據此看來主流空調企業特別是中國主流空調生產企業已全部位列其中,這個上海變頻聯盟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包容著本來各自為敵的競爭對手們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而上海交家電協會就像一位家長看護著這些“孩子們”。
“國家頒布的政策是經過多方論證的,這里面沒有變頻空調,老百姓當然會質疑,你說你節能省電,那為什么國家補貼里沒有你,對變頻空調來說現在當然是被動的”,在褪去了所有場面上的光鮮后,韓建華也實言節能補貼的事情對變頻空調的打擊很大。2006年6月在上海交家電協會的努力下,上海率先發布全國第一部關于變頻空調能效的強制性地方標準,幾年來,變頻空調在上海的銷售情況非常不錯,市場份額從05年的4.35%上升到06年的10.46%、07年的12.16%、08年的14.67%、09年前4個月的18.86%。變頻銷量也從05年的全年4.5萬臺上升為08年的全年12.1萬臺,增加了2.7倍。今天,韓建華仍然希望可以通過協會與企業們的共同努力使上海成為地方財政補貼變頻空調的先例。
當有媒體采訪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節能處副處長高健時,獲得的信息是:在一些產品適應性強、經濟基礎好的省份,地方政府可以出臺政策來補貼變頻空調。“這是在指上海嗎?”筆者探問,“其實節能補貼的實施也要靠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不可能要求一個相對落后的城市和上海同一個物價,同樣對空調的補貼也得看地方的財力”,韓建華認為上海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從這幾年變頻空調在上海的銷售形勢來看,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高,在對變頻進行補貼的問題上,上海政府可能會先行一步。
變頻空調陣營的信任危機
不過,現在變頻陣營面臨的形勢與幾年前已有不同。幾年前,變頻與定頻的口舌之爭發生在企業之間,在消費者看來無非是對一個新鮮事物的接受與不接受,那時變頻陣營的任務就是大力宣傳變頻的各種優勢。
經過幾年的折騰,變頻空調能效標準頒布了,變頻空調也被納入了政府采購產品目錄,美的、格力這樣的空調老大帶頭啟動變頻攻勢……在所有元素的共同努力下,消費者越來越多得認可了變頻。然而節能補貼的落選,直接顛覆了人們對變頻的節能印象,如果說幾年前定頻與變頻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立,那么今天當大多數空調企業已經加入變頻陣營時,定頻與變頻的對立卻變成了消費者與企業們的對立,換句話說,在政策的影響下消費者對變頻空調失去了信任。
從上海地區變頻空調聯盟成立時起,每年聯盟都會舉行一次高峰論壇,成員企業們或報告自家的最新技術,或對新聞媒體闡述變頻空調的各種優勢。剛過去的6月25日,變頻聯盟第三次峰會在上海舉行,對于外界的質疑,變頻空調企業們表現出了憤慨與反駁。
全國標委會委員,曾經是三菱電機總工程師的童杏生是空調界元老級專家,對于某知名工廠董事長“變頻空調用三年不省電”的言論表示強烈的反對,“實際上變頻空調在剛啟動的42分鐘里面不省電,但是42分鐘以后就平衡了,三小時就可省電,三小時省電50%以上,長期使用,他的省電量是正常空調的25%-30%”,童老認為現在業界對變頻空調的中傷是一種人為的抵制,拿國情說事,拿中國人的消費習慣說事,“我們的國情也在變化,有人說變頻空調是不符合國情的,所以不要發展,也不需要給予獎勵,不需要鼓勵他發展,我覺得這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動態的東西,他永遠跟不上形勢”,說到此處,童老有些激動。
變頻空調在日本的普及率已高達98%以上,然而這一點并未打動中國消費者,因為定頻陣營指出中國消費者的開機時間不可能像日本人那么長。由于日本特殊的國情,婦女長期在家中操持家務,空調需要長時間運轉,而中國家庭夫妻雙方都需要上班,空調只是在夜晚開幾個小時,這樣變頻的省電優勢并不能顯示出來。對于這個問題,松下空調給出了不同看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天氣越來越炎熱,許多中國家庭的空調都要開到8小時以上,而變頻空調的省電在三小時內就可顯現,怎么能說變頻不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呢。
全國空調標委會委員,大金空調部長史劍春分析在定頻空調能源效率中起主導作用的壓縮機效率近期沒有很大的突破,今后也難于有大的提高。而在變頻空調器方面,起主導作用的壓縮機效率有比較大的提高,主要表現在在整個工作段都高效的直流電機,以及壓縮機的超效上。這也就意味著在省電方面,定頻空調的技術已經到頭,曾經有人拿空調的定頻變頻對比電視機領域的CRT和平板電視,有如CRT的技術發展到頭了一樣,定頻空調已無再大的突破,而變頻空調有如平板電視取代CRT一樣將最終取代定頻空調。
對于外界質疑中國企業并未掌握變頻核心技術的問題上,6月25日當天全國空調標委會委員,海信空調研究所所長趙可可以及格力電器(000651,股吧)制冷研究院副院長張有林分別介紹了來自海信和格力自主研發的最新變頻技術。
盡管變頻空調生產企業們講的頭頭是道,然而國美上海大區總經理辛克俠的一席話給所有人都提了個醒:“實際上回歸到一點,變頻能不能成功,關鍵是看消費者和老百姓是否能接受,也就是你可以給他帶來多大的利益和需求的滿足”。這是最現實的問題,其實對于變頻的先進性,人們已經聽了不少,然而沒有被納入國家節能補貼范疇的事實讓消費者們對變頻企業之前的各種節能宣傳的印象大打折扣,大金(中國)副總經理陳英偉無奈得表示她曾經被幾家媒體百般質疑變頻的省電性能,“他們接受了太多定頻空調灌輸的變頻空調不好的概念”,陳英偉委屈得講述無論她怎么解釋都無法扭轉媒體們思想的經歷。
陳英偉講述的這個事件所透出的信號對變頻陣營來說也許是危險的,無法扭轉媒體們的思想,也就意味著無法扭轉消費者們的思想。正如前文所述,時局已經發生了改變,現在的對立已經不在企業與企業之間,而在消費者與變頻空調企業之間。面對外界的種種指責,變頻空調生產企業們為何就不能拿出實際行動來作為反駁的證據?僅僅在種種場合用語言強調變頻在三小時內就可省電,對消費者來說已不再具有可信度,真實的數據在哪里,或者官方的承認在哪里。
現在要做的是挽回信任
就變頻空調開機多長時間內可達到省電這么個問題,筆者就聽到過三個不同的版本,有的說15分鐘,有的說三個小時,有的說兩個小時,這種常識性的問題為何沒有統一的說法。變頻陣營是非多,為了個正弦波幾家企業之間罵得不可開交,你讓消費者相信誰。外界對變頻的質疑集中在:沒有核心技術,補貼的錢流向外資;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價格虛高;有電磁輻射,產品安全缺失;幾級能效算節能空調,沒有標準。說來可笑,中國空調業幾大巨頭都在變頻陣營里,可當格蘭仕和長虹這樣的二線品牌把這幾個問題全拋給變頻陣營時,沒有一家企業能給出完整的回應,變頻神話就此不攻自破。
現在變頻陣營要做的就是挽回消費者的信任,空口去談省電和舒適已毫無意義,消費者要看的是實際效果。基于這種特殊的環境,獲得上海政府的財政補貼對于變頻空調來說,不僅是提升銷量的問題,更重要的在于向消費者表明變頻所獲得的政府承認。除了政府的支撐,就是拿出行之有效的新的推廣策略,用實際數據個個化解盤踞在消費者腦海里的疑問。既然變頻企業們能在一起組成聯盟,那么對一些最基礎的說法應該形成一種共同的標準,而不是各自為政。
變頻空調的信任危機,也許這個標題有些小題大做,但看看鋪天蓋地的質疑,變頻空調企業不應再守著老式宣傳手段行事,以前是讓消費者們了解,而現在是讓消費者們相信,從現在開始的路,更加艱難。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近日,由于串貨受罰,上海、山東、湖南等幾處的諾基亞渠道商“揭竿而起”,施行“罷賣諾基亞手機”的行動;更有經銷商稱,已經備好律師函,要將不開發票的“諾基亞串貨管理中心”告上法庭。自此,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遭遇打壓言論 變頻空調陣營的信任危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