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定頻”、“變頻”之爭由來已久。
一直以來,變頻空調都以高效節能而著稱,2009年更是被業內專家稱為“變頻年”。近日,隨著國家《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實施細則》(以后(下)簡稱“細則”)出臺,有關“定頻”、“變頻”爭論更是愈演愈烈。
“細則”規定,國家對能效等級1級、2級的空調進行補貼。不過,補貼僅限于定頻空調,變頻空調不在此列。這一規定給了定頻空調陣營更多期望。近日,格蘭仕方面稱,變頻空調不適合中國國情,而定頻高效才是中國空調節能的方向。而海信、美的、格力等國內知名企業則對新政直接呼吁,希望國家財政補貼范圍擴大到變頻空調。
爭論的背后,一個話題始終無法回避,在未來,定頻和變頻誰將是未來市場的主流?這讓中外空調企業在確定中國未來產品結構和技術走向時頗費思量。我認為,不能簡單地依據國家的補貼來對空調市場主流下定論。空調未來走勢,還需從長計議。
“不適國情”論,如何不適?
格蘭仕集團常務副總裁俞堯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變頻空調不適合中國國情,理由之一是變頻空調核心技術一直被歐美、日本等國的少數企業所壟斷。誠然,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但業內人士都知道,變頻空調低頻運轉的穩定性更強、控溫更精準、舒適性更高、節能效果更好,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的大背景下,沖破歐美、日本企業對變頻空調的技術壟斷,加強自主研發,做大做強“中國芯”,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我國的空調企業,應該勇于承擔這樣的責任,而不是以一句“不適合中國國情”為由而逃避責任。況且,定頻空調核心技術原本也是由日本、歐美等國的企業所掌控,但我國企業不避艱難,加大研發力度,用較短的時間實現了定頻空調核心技術國產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大力發展變頻空調,也是加速我國空調產業升級的重要環節。目前,格力、美的等空調巨頭在變頻空調領域都加大了研究力度,力求在短時間內自主掌控核心技術。
另據了解,日本及歐洲發達國家早已實現向變頻的轉移:日本普及率高達97%、法國90%、西班牙45%、意大利40%,而中國變頻空調的市場普及率僅為7.4%。要求中國市場短時間內達到歐美、日本市場的普及率,雖不現實,但加速推廣變頻技術,顯然是大勢所趨。
前景廣闊,變頻將成市場主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空調功能方面的需求也得到提升。而我國在空調研發與設計技術方面的不斷提高,使得變頻空調的未來市場十分廣闊。
我國第一款變頻空調誕生于1997年,是由海信率先推出的。目前,格力、美的、海爾等空調巨頭也紛紛瞄準變頻市場并開始發力。另外,松下、大金、三菱電機等一些具有實力的外資品牌也新品頻出,憑借得天獨厚的變頻技術經驗與內資空調品牌爭奪中國變頻市場這塊大蛋糕。業內普遍認為,2009年肯定是變頻空調爆發增長的一年,也是空調行業加速洗牌的一年,我國空調企業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正確把脈未來市場發展方向。如今,格蘭仕看淡變頻空調的前景,忽略對變頻空調技術的研發,或許為其在未來變頻空調領域失去話語權而早早埋下伏筆。
在定頻節能空調與變頻空調的較量中,價格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變頻空調價位一直較高,是其在市場競爭中的軟肋。我認為,隨著我國企業對變頻空調核心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核心零部件由進口轉自產的進度也勢必加快,變頻空調的生產成本自然會下降,而整機價格也會隨之降低。
變頻空調在節能減排性能是有目共睹的。現在將變頻空調納入補貼的呼聲越來越高。隨著變頻空調技術的研發和節能優勢的發揮,國家將其納入補貼范圍之內也將指日可待。補貼一旦成行,會極大地增強變頻空調企業的信心,變頻空調價格也會隨之下降。變頻空調價格一旦降低,將極大地促進其銷量的提升。
推薦閱讀
解困經濟的新招是“以舊換新”,據國家發改委官員預計,此舉推出可以更換達到500萬臺家電產品的規模,有利于就業,有利于產品更新,還有利于環保節能。 “以舊換新”是刺激經濟很好的辦法。不過,筆者以為,“以舊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未來空調市場主流 豈是以“補”定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