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8日,格力和大金在珠海舉行全球戰略合作發布會,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和大金工業株式會社會長兼CEO井上禮之出席簽約儀式,定下戰略合作主要框架。兩家公司從初期OEM模式發展到目前的合資建廠,并計劃未來聯合采購和共同研發,意味著合作逐步向縱深拓展。是什么促成了兩家公司的合作呢?
大金:推廣經濟型變頻空調
大金公司擅長技術研發并且產品質量精良,目前是日本第一大和全球第二大空調企業,并在變頻空調方面是全球第一大廠。
大金在2008年下半年開始從格力進口50萬臺家用空調,經過考察、談判后決定合作建廠,充分體現出其對格力品質的肯定和合作互補的預期。作為全球高端空調的頂尖企業,為何積極推進合作,甚至在合資廠中愿意放棄控股權。我們認為,大金背后的主要推動力為:
第一,盈利壓力驟增。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大金2008年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減少7%,營業利潤同比減少81%,明顯低于2008年11月份公告的預測。盈利的快速下滑使得大金近期明確將壓縮成本作為主要的運營方向。
通過深入合作,大金期望借助格力在采購、生產的優勢生產出經濟型變頻空調,從而能有效擴張市場份額,甚至得以進入變頻空調的低滲透率地區。
第二,預計原先中國生產基地效益未達預期。大金空調已在上海、江蘇蘇州、陜西西安、廣東惠州設立6家空調(及其部品)的生產基地,此次積極與格力合作從側面反映出先前建廠尚未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我們認為,這可能是產能不大而難以形成規模采購和生產效應,或者未能改變工藝和流程以充分利用低成本勞動力,或者難以有效選擇和監控國內供應商。
第三,影響國內技術路線。格力占據中國家用空調市場40%的份額,并在商用空調上達到約30億元的規模。我們認為不排除大金通過與格力合作,吸引格力在家用、商用空調領域上趨向直流變頻技術(空調,特別是商用空調,具有不同技術路線。大金在直流變頻技術上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從而影響我國空調技術的發展路線,實現大金的長期戰略利益。
第四,日元升值而加大海外進口比例。近期日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大幅升值,使得大金明確提出加大海外采購(見圖1)。大金將繼續在日本生產高端機,而在低端機市場進一步借力中國企業優勢。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接替了馬明哲天價薪酬的位置。2008年朱江洪總收入達到4000萬元,其助手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僅比他少12萬元排名第二,經過三次股權激勵,董事長朱洪波和總裁董明珠通過所謂高管股權激勵,截止2009>>>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變化中求生存格力與大金的競合前景分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403.html